厉应九
清末时期农民起义军领袖
厉应九(1846-1907年),原籍山东日照五莲县坊子村,曾在竹园宜盛油坊工作,负责在各地集市设立收购花生仁的店铺,因此被称为“大庄客”。他擅长武术,尤其精通长拳,并开设拳馆传授技艺。厉应九性格耿直豁达,重视情谊,善于交际,公正无私,乐于助人,民间有言:“事无大小,应九到场即可解决。“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厉应九自幼习武,精通长拳,且为人正直豪爽,广受欢迎。他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他出面协调,总能圆满解决。
抗击洋教活动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德国传教士在后街头等地建立了教堂,这些教会不仅传播基督教信仰,还搜集情报,服务于帝国主义侵占胶澳海口乃至整个山东省的目的。教会成员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欺压百姓,抢夺土地和财产,甚至强行占有妇女。面对这种恶劣行径,厉应九长期压抑愤怒,决心反抗。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1月9日,厉应九带领两千多名群众围困后街头教堂,抓获了德国传教士薛田资及其同伙,并在街上公开示众,随后将他们押送至驼儿山。日照知县获悉薛田资被捕的消息后,立即前往营救。在厉应九的要求下,知县惩处了六名违法教徒,并释放了那些因为触怒教会而被县衙拘捕的村民,之后才允许薛田资返回。清朝政府接获报告后,按照德国人的意愿,多次指示山东省官员严厉压制反对教会的农民。山东官员考虑到教会的非法行为,选择安抚德国人,并支付了2.5万两白银作为赔偿金,从而解决了这一事件。然而,德国侵略者并未就此罢手,他们以保护教民为由,派遣军队进入日照市,进行了残酷的报复行动。尽管如此,厉应九仍然领导民众继续抵抗。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季,鲁南教会领袖、德国人安治泰山东巡抚周馥商讨对策,试图通过日照的基督徒与厉应九进行谈判,劝说他停止反抗。但是,厉应九对此不予理睬。次年5月6日,沂州府知府胡建枢秘密派出二十名士兵,在街头集市上逮捕了厉应九。听到消息的村民们纷纷赶来救援,最终成功救出了厉应九。为了避免局势升级,厉应九召集各个村庄的拳馆负责人,亲自率领两千多名农民前往驼儿山安营扎寨,竖起了旗帜。他们在山上修建防御工事,储备粮食和物资,制作武器装备,准备抵御朝廷的进攻。许多开明的地主也慷慨地支持起义军。山东巡抚周馥得知这一情况后极为恐慌,命令沂州知府胡建枢率领三千名士兵前去镇压。6月2日,朝廷军队发动攻击,厉应九指挥起义军英勇反击,使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以及石头等武器,造成敌人一定伤亡。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由于武器装备落后,起义军最终失败。厉应九突破重围,逃到了烟台市东北地区等地。几年后,他回到家乡,不久后去世。
人物评价
厉应九以其勇敢的行为和坚定的决心,成为了当时反抗外国势力入侵的象征。他的事迹激励了许多人,也为后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资料
百度地图.百度地图.2024-09-24
光绪.光绪.2024-09-2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抗击洋教活动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