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一家专注于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该所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1956年的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对人类社会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采用民族学、人类学为研究平台,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涉及领域涵盖民族历史、语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研究所还参与了多项重要的民族研究项目,如《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等,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1956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同年,中国科学院党组向中共中央宣传部及陈毅副总理提出建议,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57年4月,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民族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关的规划文件。1958年6月至7月,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中央民族学院联合召开了全国民族研究工作科学讨论会,期间宣布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正式成立。1961年,民族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合并,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中期发展
1977年5月7日,随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成立,民族研究所成为其下属单位,并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此后,研究所进行了多次调整和重组,包括设立新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以及对组织架构的完善。1993年至1994年间,研究所完成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结项工作,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民族研究项目。
近期变化
2002年10月,民族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并获得了新的编制名额。2003年,研究所的各个研究室得到了明确的划分和定位。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了学部委员制度,研究所有多位学者入选。2018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国情调研基地海南中心成立。
组织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拥有一支多元化的团队,其中包括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专业人员。研究所下设多个研究室,涵盖了民族理论、民族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宗教文化等领域。此外,研究所还设有图书馆和网络信息中心,以及多个编辑部门,负责《民族研究》、《民族语文》、《世界民族》等期刊的编辑工作。研究所还管理着多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等。
主要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研究所完成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并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部分著作。此外,研究所还参与了《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等重要作品。研究所与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学术交流,并合作出版了多种学术著作。
科研项目
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大项目,包括《中国视野中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理论研究》等。这些项目旨在深入探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教育培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不仅从事研究工作,还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所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并提供博士和硕士学位课程。研究所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领导成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历任所长包括包尔汉、刘春、云北峰、牙含章、照那斯图、杜荣坤、郝时远、王延中等人。现任所长为郝时远研究员,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为赵天晓。
荣誉奖项
2020年3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因其在语言资源保护方面的贡献,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