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河又叫文昌江,古称南桥水。发源于
海南省琼山区斗牛岭,多支流,主流东南流经
文昌市文城老城区入海。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381平方公里。
文昌河贯穿
文城镇,是文昌历史见证河流,“文城三古”、文东里、紫贝岭、“衣服航”、文南路骑楼老街等文化符号与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西汉设
紫贝县,紫贝名称来源文昌多产紫贝,县衙设置于文昌河畔的紫贝岭;唐贞观取名江水改为文昌县,寓意“偃武修文”。
作为文昌人民的
母亲河,文昌河是
海南省这个
热带岛屿上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如果它被别人提起,可能也仅仅是在文昌这片土地上,作为一条穿城而过的小河流,从文城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古老质朴的小城流过,它就获得了灵性。文昌河古称南桥水,
清代知县马日炳《南桥夜月》“紫贝钟声寂,南桥月正明;柳烟迷古道,花影护春城”,是对文昌河的诗赋赞美。
文昌市河源头的两条支流在文城的汇合之处,就是文昌的
古县衙遗址,它曾是这座2000多年历史古邑的繁华之地。古文城别致漂亮,临河而筑,呈椭圆状,线条优美,布局为左文(文昌学宫等建筑)右武(帅衙、武营、火雷庙等建筑)。古城内唯一的街道——衙前街(今文东里),长约600米,
孔子庙、
明伦堂、尊经阁、蔚文书院等古迹及明清时代的砖木结构、串堂式建筑风格的古宅沿街铺陈,反映了明清时期琼北乡镇的民风民俗。这条幽长的古街道是古文城的扉页,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
文昌市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
在现存的遗址建筑中,依然能看到文昌崇文重教、文运昌隆的传统。文昌河的旁边有一座孔庙,这座始建于1040年的
文昌孔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孔庙,在全国的孔庙中享有较高声望,素有“
海南省第一庙”美誉。一般有
孔子庙的地方,都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孔庙是文昌的文庙,文昌河是文昌的文脉,这张由点(文昌孔庙)和线(文昌河)结合而成的地域文化名片,在文昌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孔庙大成殿悬挂着的“
孔子”、“德齐寿载”、“圣集大成”及“圣协时中”等四幅巨大匾额,均为
清代皇帝所题,流连殿中,凝神屏息,隐约能够听得到琅琅读书声迎面扑来。明清两代,从这里走出了16名
进士、103名
举人。
八门湾红树林位于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河,
文教河和横山河等八条大小河流入清澜港北侧汇合处。八门湾红树林以该湾四面滩涂为中心,辐射文昌河、文教河等河流上游数公里,其范围包括文城、清澜、头苑、东阁、东郊、文教等六个镇接连八门湾之区域,面积达三万亩。八门湾红树林与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海南省两处著名的红树林景观,有"海上森林公园"之美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