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兜村
福建泉州南安市石井镇下辖村
岑兜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石井镇政府以南5.5公里,以驻地命名。截止2008年,有8个村民小组,549户2060人。该村有耕地810亩,山地120亩,主要种植番薯。岑兜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域滩涂面广,适宜紫菜、牡蛎科等海产品养殖;有盐埕3500亩,年产海盐2100吨,有紫菜养殖、海蚵吊养。该村有小学、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等,是高甲戏的发祥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紫菜养殖、牡蛎吊养及打工收入等。交通快捷方便,距石井镇区仅5.5公里,省道201线从村中穿过。
村情概况
岑兜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石井镇政府以南5.5公里,以驻地命名。截止2008年,有8个村民小组,549户2060人。耕地810亩,山地120亩,主种番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域滩涂面广,适宜紫菜、牡蛎科等海产品养殖;有盐埕3500亩,年产海盐2100吨,有紫菜养殖、海蚵吊养。有小学、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等,是高甲戏的发祥地。交通快捷方便,距石井镇区仅5.5公里,省道201线从村中穿过。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 港保,解放初为胜利乡岑兜村,1958年为岑兜大队,1984年改称岑兜村委会。村委会设岑兜,南临石井江,辖岑兜一个自然村。岑兜全村姓洪,建有岑兜洪氏宗祠。
文化发展
1高甲戏发源地
岑兜村是高甲戏的发祥地。岑兜从前被称为“土交加”的戏(音袖,窝),九甲戏的“戏公祖”,解放后则雅称为“高甲戏”的发祥地。相传明末清初时,有位竹马戏师傅,名叫洪埔师,入住岑兜村。他多才多艺,编、导、演、奏行行精通,把本地迎神赛会凑热闹的“宋江阵”和竹马戏,融合成一种能表演故事情节的新戏班,搭台演出,颇受观众欢迎。外村遇有佛诞或节日喜庆,就聘请他们出演。穷苦人家的男孩,争相来岑学艺,谋求糊口。各地有识之士,相继兴班组团,开创了一条营生新径。戏艺亦逐步定型成为一种新的地方戏剧种,广为传布。清代民国期间,闽南地区及台湾各地,凡诸讲闽南语的地方,普遍盛行此剧种。演出延及各埠,备受华侨青睐。随着戏班的发展,此剧种的名堂也几经演变。闽南地区早先流行梨园戏,当时名叫“戏仔”,演员多为女孩子,演文戏为主,这种新戏班则全是男性,多演武戏,故人们称之为“大班”。再者,这新剧种自编自演,套路灵活,演员可以自由发挥,融合性极高。他们又接纳了戏仔、老戏、嘉礼、正音、南音等剧种的舞步、道白、唱腔以至锣鼓、乐曲等,其技艺都能与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旧社会戏人属下贱之流,穷人的孩子才肯学戏。他们文化水平很低,师授徒是口传身授,因此后人很难找到有关的文字记载。当年追溯高甲戏起源时,主要依靠传说和访问老艺人。据说当时泉南一带的高甲戏老艺人,不是他本人,就是他的师父或师祖,其师承根源,皆出自岑兜。岑兜在高甲戏人群中亦均尊称为“戏公祖”。因此大家公认高甲戏的发源地是岑兜。
2岑兜腰鼓队
农历公元2008年5月18日由岑兜村民洪明良、洪良转、洪水星、洪良文、洪奎红、(洪)李淑玲、(洪)张银环发起并成立“岑兜腰鼓队”。该队成员由村民自发参加,属公益队伍,该队曾多次无偿参加村、镇文化活动演出。于2009年12月31日参加石井镇文化比赛,荣获“腰鼓队比赛全镇第一名”。
岑兜名人
洪道成
洪道成(1900~1978)号孝攻,南安石井人。9岁学习高甲戏,擅演大花角色。抗战后自编《杨家将》等剧本8部。1949年后在同安群众高甲剧团任艺委会主任,专事口授传统剧目和主持演出工作,经他口授的剧目达233出。曾为同安县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协会福建分会会员。
旅游景点
岑兜村北山坡顶,石莲公路两旁各有一墩巨石,北边叫石墓牛,南边叫石墓厅,形状宛如一担书笼。传说从前有位著名的地理大师,踏勘岑兜风水。赞曰:“书岑兜下结阳居,应为文人比肩,官宦接踵。”及至进村细察,却不见坊碑府第遗迹,聂氏宗祠里连块匾额也没有。大师满腹疑惑。探访村中耆老,获悉:岑兜村历代教习九甲戏,名角辈出,各家各户若无戏角色,也有担笼夫。大师叹曰:“帝王将相,尽出于此也!笼,原来是戏笼。”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情概况
历史沿革
文化发展
岑兜名人
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