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城镇,人们习惯将河道两岸街巷分别称为上塘、下塘。上塘以商家店铺居多,下塘以民居为主。本街依傍
大运河(
上塘河)南岸,
交通运输便利,很早即为市面繁华的商业街。远在
明朝初年,即是一条可供五马并行的大道,从阊门吊桥起,可经上塘街向西直达
枫桥,称十里枫桥塘,因两岸植芙蓉,又名芙蓉塘,后因店铺及其他建筑挤占变狭,民国《
吴县志》作上塘街(“吴县”栏下),《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标上塘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塘街始设菜场,当时上塘街为石板街面,宽不过三四米,解放后改为弹石路面,1982年
普安桥以东改为小
方解石人字纹路面。
旧时的上塘街是阊门外东西向的主要道路,东起
吊桥,西至
上津桥,依傍运河(今
上塘河),
交通运输便利,因而成为商号林立、市面繁荣的商业街。
明朝初年,上塘街是一条可供五马并行的康庄大道。
清代,原开在
松江区一带的数百家布庄纷纷迁到这里营业,染坊、踹坊等也随之聚集于此,成为棉布集市,道路逐渐被店铺挤占,成为寸金之地。上塘布市毁于
咸丰十年的兵火,此后稍有恢复,但洋布充斥市场,终难再现往日盛况。
清末,上塘街的著名商号有:赵天禄茶食糖果店、杜三珍肉店、沐泰山堂药铺、程德泰茶叶号、李隆盛纸号、苏新泰皮丝烟号、永源南北货行、天丰洋货布号、萃昌祥布号、
乾元泰衣庄、吴世美茶叶号、养颐堂药铺、晋丰
典当、万昌盛煤炭号和仁和馆饭店等。民国元年(1912)3月27日晚,阊门外店铺遭到兵匪劫掠,上塘街的这些商号均无幸免,而以位于
普安桥堍的晋丰典当之损失最为惨重。当晚9时左右,有二三十个兵匪砸破西邻万昌盛煤炭号的墙壁,一哄而入,将典当内金银饰物搜刮一空,临走时竟
纵火烧毁典当,使帐册货物丝毫不存,损失高达二十多万之巨。兵祸平息后,江苏都督府与苏州商务总会派员劝慰各店照常营业,对被劫各商号的损失予以适当的赔偿和抚恤,并采取减免捐税办法,使阊门外商市得以逐渐复兴。民国年间,上塘街上又陆续开出吴馨记茶庄、潘万成阊号、恒泰兴南号酱园、东春阳仁记茶食店、沈乾泰、晋丰润米店、天昌油坊、宝泰衣庄等。
1999年2月,
金阊区人民政府决定对上塘街东段实施综合改造,地块位于
石路商业区北部,东起
渡僧桥、
阊胥路,西至
普安桥、淮阳河,南以石路为界,北临上塘河,占地面积1.91公顷,至1999年下半年动迁全部结束,进入施工阶段。
全长1069.45米,宽24米,原为弹石路面、小
方解石人字纹路面,1999年起上塘街率先自渡僧桥至普安桥段进行全面改造,现为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