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在各级委员会或基层委员会中的负责人,也是常务委员会的主持者。党委书记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或四年。在中国,党委书记通常是该地区的最高政治领导人,但政府领导人也会与其并肩工作。党委书记通常由多名副书记协助工作。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负责制定政策,政府负责日常执行。在省、市等地区,党委书记是实际最高领导人,而政府则由省长或市长等领导。在某些情况下,党委书记和省长或市长等职位可能由同一人担任。在1980年代之前,地方党组织的领导职位称为“第一书记”,其副职为“第二书记”。
职位设置
中国乡镇、街道及以上单位一般都设党委书记,党委书记是本级的一把手。中国人民解放军营级及以上单位和武警部队大队及以上单位的党委书记为政治教导员(简称为教导员,正营级)和政治委员(简称为政委,团级及以上),部队首长一般为党委副书记。
主要职责
一、负责党委全面工作,主持召集党委会议和党员(党员代表)大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贯彻党委的决议和决定;研究安排党委工作,将党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党委和党员(党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二、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三会一课”制度。
三、负责党的建设工作,保证党建目标的实现,及时准确地完成上级党委下达的各项任务。
四、负责党委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负责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与管理。
五、负责党委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按时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搞好党委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集体领导作用。
六、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职能部门,广泛深入开展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七、检查党委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按时向上级党委和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党委副书记除协助党委书记处理党委的日常工作外,还可负责党委分工的某些专项任务,党委书记不在时,由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
监督局面
首先是以“党法”管“党权”,以健全的党内民主,制约书记权力“一家独大”的局面。党代会常任制已试行了近20年,至今仍在争论。但不管怎样,党代会选出了一个地方最有权力的机构,却在长达5年内不进行监督,这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况且,只要改善党代表的组成,使代表能真正代表党员意愿,自主行使民主权利,监督就会有效果。即使党代会的监督不可能一步到位,每年对党委会投票一次。
在导致书记权力过大的用人权问题上,尽量细化各种程序的每一环节,不给“一把手”表面走程序、暗地搞操作的机会。把最重要的“提名权”交给群众,所有有关用人的年龄、资历等容易被个别人作手脚的条条框框,由党代会或党委会正式讨论决定后,不以一任“一把手”的好恶而作改变,使规则更加稳定、透明。推广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经验,逐步以自荐、群众推荐、党委只是审查认可候选人资格的方式,鼓励党内开展民主竞争,彻底根除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同时,进一步实施党政分开。要明确党委与其他权力机构的权限。地方党内文件,凡涉及到党外事务,首先必须明确其在国家法律法规中的依据,使地方的经济运行尽可能多地纳入到法治轨道,从而减少党委对地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的可能性。同时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适当的舆论监督特别是对事不对人的监督,不但不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会促使“一把手”认真依法行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