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学简介
温州市建设小学前身为创办于1928年的“
永嘉县私立水木石小学”,90多年历程,秉承“水木石”品格,崇尚“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精神,铸就瓯越名牌老校。学校现有77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近200名教师,副研究员职称教师1人,小中高职称教师18人,小学高级职称教师89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三坛”82人。目前,集团校形成一校四址办学格局,既五马校区、大南校区、小南校区、小高桥校区。
建设小学践行品牌强校战略,“人文校园环境”、“轻负担高质量”、“艺术教育”、“活动文化”、“校区特色课程”、“集团化办学”等六大教育品牌卓有成效。同时,在“课程校本化、活动课程化、评价多元化、教学重自主、德育重习惯”思想指导下不断进行品牌再创新,诸如精致化校园、国家课程校本化、自主作业、学生星卡评价、构建学校理念体系等。2014年,我校成功举办三场全国自主作业现场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千余名教育界专家来访考察,国家教育部及人民教育、浙江教育、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并报道推广。
厚德笃行,止于至善,水木石金,薪火相传——这是建设小学师生共同的追求!
简介
温州市建设小学创办于1928年,原为
永嘉县私立水木石小学,1953年更改为“打铁巷小学”,60年代后期更为现名,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1978年学校被定为市重点小学,现为建设学区中心学校,坐落于
温州市中心
鹿城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优良的学校。
历史
1928年当时,永嘉县泥水师傅(泥瓦匠)、大木师傅(木匠)、打石师傅(石匠)三业工匠合议组织水木石公所,并筹集资金创办该所学校,以解决工人子弟的入学问题。从昔日私立的水木石小学,到打铁巷小学,再到建设小学,该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创新,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20世纪70年代,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大背景下,该校在全市率先用幻灯片、录音机、放映机开展电化教学;1980年代,率先向全市倡导“创造文明生活”,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被评为省文明单位;1990年代,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率先实践“减负-提质”,立足课堂主渠道,充分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温州市建设小学于2008年举行了80周年校庆。
学校简介
温州市建设小学前身为“
永嘉县私立水木石小学”,创办于1928年,南邻五马古街,打铁巷贯通而过,北靠晏公殿巷,西望谯楼晨钟暮鼓,东纳池上楼之底蕴,是瓯越大地上一所名牌老校。80年来,秉承水木石的品格,崇尚“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陶冶于“木铎长鸣,金声激扬”的文化蕴藉,执着于“金石可镂,契而不舍”的不懈追求,锐意改革,不断超越,在全市小学中率先开展了“电化教育”、“减负提质”、“素质拓展”、“教育现代化”、“评价改革”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在
温州市内外树起了“以为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旗帜,成功打造了“人文建小”、“和谐建小”的教育品牌。从最初不足五亩地的“天井小学”,到如今拥有四大校区,一所分校的教育集团,已成为温州市一所规模大、品牌硬、品位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理念先进,教育质量优良,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教育航母。
建设小学总校现有教学班90个,在校生3600多人,教师216人,中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高级教师78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三坛”68人。自2003年集团办学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2009年底教师参加区级以上业务竞赛累计获奖2153人次,学生获奖约6363人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小学作文教育示范校、全国红领巾城管志愿者基地、省文明单位、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实训基地、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省艺术特色学校、
浙江省绿色学校、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市现代教育技术推广运用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集体、市小学生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市“科技节”先进单位、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党支部、区先进单位等数十项各级荣誉称号。因为教育改革的突出成效,学校还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践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浙江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建设小学执着把握住“以开放的教育丰富学校的人文内涵,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实现师生生命的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之灵魂,深入实施“理念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带校、品牌强校”的战略,推动“和谐教育”的实践,一所以“开放式教育”为表征,充满着爱的芬芳,洋溢着人文关怀的和谐的教育集团已崛起在古老的瓯越大地上。
成果
学校在1992年就明确提出优质教育的概念,以“提质—减负—提质”为理论模式,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依托,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深入开展整体性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开放性教学模式。1999年,学校承担了国家APEC项目课题《开发潜能、开放课堂,评估促教学,探索新模式》。其中的《开发潜能、开放课堂》子课题在2002年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工作会议上作先进经验交流,获得了全国各地的一致好评;而学校承担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质教育子课题《运用现代化评估系统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已成功结题,准备全国交流;省级课题《数字化教学策略探索》在酝酿了3年后,今年将全面铺开,开展实验研究。同时,教师科研成果也成绩斐然,仅2001-2003年,教师课题研究获奖达34项(国家级1项,省级1项,市级16项,区级16项);论文获奖高达89篇(国家级13篇,省级8篇,市级26篇,区级42篇),真可谓硕果累累。
硬件
2001年4月,在温州诸小学率先开通使用的
校园网,更为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搭建了平台,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结构,实现了新世纪新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走集团化办学之路后,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五马、大南、小南三个校区的“教育集团”。本着“打造航母,超前发展,示范一方,影响八方”的办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
“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并且投入300万资金筹建完善三个校区的现代教育网络及设施。其中大南校区为新建,共斥资200万兴建了计算机校园网、教室多媒体装备(等离子显示屏、实物投影仪、计算机操作平台等)、办公多媒体计算机、智能广播网、IT游游教学装备等一整套校园网络体系;五马校区则在原有教育网络规模的基础上,又斥资50万为每个教室配置了液晶投影仪和实物投影仪及
教育软件,同时与网络公司积极筹划,建设和完善学校网站;小南校区也投入50万配置现代教育设施及建设校园网络。三个校区的网络硬件设施的巨额投入,为教育网络化、信息化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有利地推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进程。如今历经三年的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发展和完善,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信息育人系统,即建队—建网—建模—建文化场,实现了“三网合一”(即由
计算机数据网、
多媒体教学网和网上电视台组成),打开了网上教育世界的大门,形成学校数字化绿色通道。
校歌
春雨播下了纯真的梦想
阳光画出了缤纷的希望
小树在清风中欢乐舞蹈
花朵在校园里自由歌唱
啊~~~
我们今天建设自我个性张扬
明天建设祖国奔向四方
我们是雏鹰从这里飞翔
我们是雏鹰从这里飞翔
书声擦亮了教室的门窗
心灵冲浪在课堂的海洋
知识在游戏中欢乐舞蹈
童年在沁园美丽成长
啊~~~
我们今天建设自我全面发展
明天建设祖国奔向四方
我们是雏鹰从这里飞翔
我们是雏鹰从这里飞翔
我们是雏鹰从这里飞翔
我们是雏鹰从这里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