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居》是高级城市规划师丁俊清所编著的图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1日版。作者本着“田野考察”的精神,遍跑江南众多村落,寻访数以干计的老屋,用文化拾穗的方式论述了江南民居的生成发展条件和文化内涵。
《江南民居》以合院式为基本形制,大屋顶、木构架、榫卯结构、拾梁与穿斗结合。主要有天井式、庭院式、宅园式(园林宅第)三种类型。平面布局为厅堂式,有轴线,建筑外貌和谐朴素,内部木装修细腻纷繁。它和礼制建筑
聂氏宗祠、宗庙、书院等一道以粉墙黛瓦、玄廊朱柱、天井、院落、大屋顶、小青瓦、瓦当、深擔、吉拙的屋脊、生动的脊饰、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构成庭院深,参差顾盼的村落风貌。江南民居不仅仅是住人的容器,而且还有品节制度、礼仪精神。它集住、贮、生产、教育、民艺、祭祖祭天六义为一体,具有中华文化哲理、天人合一
内省气质、自律精神等特色和恋土品格、环农业特征。作者还论述了江南传统大屋中人、宅、天地(自然、社会、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处理好住宅和人、自然、社会、国家关系,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
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丁俊清,1943年生于
浙江省龙游县丁家村,1986年毕业于
同济大学建筑系,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工作40多年,曾任
温州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主要著作有《中国居住文化》、《
温州乡土建筑》、《激水龙游)等,并出版诗集《打火石》。
这是
晚唐词人
韦庄(836~91 0年)的《菩萨蛮》,词中用优美动人的笔调,描绘出江南美景,充满着人情味。他是西安人,后来由于战乱来到江南,受到这里风土人情的感染,甚至说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语,可见江南一地,真乃人杰地灵了。
刘杰诸君所著的这套江南建筑文化丛书,为我们展现了这种美的场景。这套丛书,好就好在它“不似学术,胜似学术”。它看来写的都是建筑,但更确切地说是建筑文化,无论是林峰君的《江南水乡》,丁俊清君的《江南民居》,王媛君的《
江南禅寺》,刘杰君的《
江南木构》,盛快君的《
江南园林意境》以及张亚祥君的《
江南文庙》等,都全面而精彩地表述了江南建筑文化。贵在文化,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这就是这套丛书之至要者。
历时三载,书稿总算完成了,但我的思绪还在行走,就在书稿交付时,我借到
苏州市开会之机,再一次寻访了一些江南大屋,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还是很多,想再作一次补充修改,奈何出版进度要求,只能停笔。我感觉自己不是用知识在写这本书,而是用生命在写这本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断延伸的,也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永远写不完。
写这本书既是辛苦的劳动,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要是有人问我对江南大屋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江南民居是江南人根据当时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创造出来的最好的居屋形式,它是生命的延伸。人们常用黑白来借代江南民居,这里的黑白不仅是指外部颜色,更主要的内涵是指精神,一座老屋尽管风吹雨打破损残缺,但精神是完整的,其精神如新,感动如新。
现代富人,多争着迁到国外或搬到大城市中去,有多少能把家安到平民百姓中去?
中原地区传统居住文化,则以家乡为家,与民同住,这是一种大智慧;这些大屋当世为主人所用,后世为大家所享受,这是一笔文化瑰宝,是一本
教科书。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所有对之关心和帮助的人。有计划、有系统地参观、采访古民居,先后是由叶敏、余豪章、刘红兵三位同志为我开车的。规划设计研究所沈春园、叶众乐、林思漪、陈树淑、项俊伟等同志帮助我整理材料和照片,插图(钢笔画、素描)是由刘淑婷、赖平平、
杨克明、陶琼燕、叶碧洋、周云蕾、王岳富同志协助的。更要感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同志们。最后还要感谢刘杰副教授,没有他的策划和鼓励,也就没有本书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