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致力于培养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学与科研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遵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自觉的学术意识和独立的学术追求,坚持学术操守。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领域,学生将接受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研究训练,掌握坚实的知识基础,具备独立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最终成为能够在该领域作出创造性贡献的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能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还能够胜任新闻、出版、宣传等相关职业。具体培养目标包括:
博士生应具备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深刻的历史洞察力,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了解本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追踪学术前沿,熟练运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法,从事尖端研究,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胜任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
掌握第一外国语,初步掌握第二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研究方向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的研究方向涵盖多个领域,主要包括:
1. 史学理论:深入研习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史理论,同时关注西方最新的史学理论与方法,重点探讨历史
本体论、历史
知识论、历史方法论等问题。
2.
中原地区历史学思想史:研究中国史学思想的演变及特点,着重探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如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客观性问题、历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历史学的自主性问题以及历史学的危机与出路等。
3. 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学的系统研究,并结合近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其对现代中国学术的启示。
4. 20世纪中国学术史:系统和深入研究
五四运动以来
历史学流派的治史路数、优劣异同,结合20世纪中国的几种主要的史学思潮,把握
现代史学发展的线索和趋势。
学习年限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能提前毕业,但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
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其中包括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担任组长。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为不少于20学分,其中必修课占17学分,选修课占3学分。
中期考核
在第三学期初进行。考前组成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五名专家组成,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一年多来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开题报告、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衡量和综合评估。考试方式可以口试、也可以口、笔兼试,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行补考,不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
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生站在学术前沿,勇于探索新领域和未知领域,结合传统和现代学术方法,对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合乎规范,在前人基础上综合创新,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10万字以上)。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并要求博士生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CSSCI核心学术刊物(不包括增刊)上发表一篇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且单位为
山东大学)。发表的论文一律以公开出版或清样为准。
论文选题和开题
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博士论文的质量、水平、价值,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一起拟定论文题目,独立完成选题报告。在中期考核之前,博士生做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导师最后对论文选题进行把关。开题报告通过者,论文正式进入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三个月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要求博士研究生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文献综述。
论文写作进度和质量检查
每隔3—5个月,博士生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帮助博士生分析论文的难点,指导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以使论文写作顺利进行。
论文全面审查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导师及有关专家全面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学位论文。
规章制度执行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博士生导师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应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以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学科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历史悠久,自1961年起便开始招收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创办了《史学史参考资料》杂志,后来更名为《
史学史研究》,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78年至1981年间,本学科获得了国内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史学研究所。2000年,以本学科为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本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的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学术研究的主体,他们多数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项目。本学科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
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
中国通史》一书,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学科与国内外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多次举办了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