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德罗斯特效应的图片中,会有一小部分与整张图片类似,而这小部分的图片中,又会有更小的部分与整张图片类似,理论上此效应可以一直重复下去。然而,实际上此效应会受到图片
分辨率的限制,且类似的图片大小会以
等比数列的方式递减。德罗斯特效应是一个异圈的
可视化例子,也是自指系统的几何示例,自指系统又是碎形理论的基石。这种图片可以通过名为 Mathmap 的数学软件制作出来。
德罗斯特效应的名称源自
荷兰著名厂牌德罗斯特(Droste),这是创立于1863年的荷兰第一大
蛋白巧克力品牌。其
可可粉的包装盒上的图案是一位护士拿着一个有杯子及纸盒的托盘,而杯子及纸盒上的图案和整张图片相同。这张图片从1904年起开始使用,数十年间只进行了一些小幅的调整,后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诗人及专栏作家Nico Scheepmaker在七十年代起,开始使用“德罗斯特效应”这一词语。
德罗斯特效应就好像是说,你拿着一面镜子,然后再站在一面镜子前面,让两面镜子相对。你看到镜子里面的情景,是相同的,无限循环的。最经典的就是一个人拿着一个相框,相框里他拿着相框……基本就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的故事。德罗斯特效应是一组非常有意思的照片,非常神奇,有的需要你花时间去辨别,如果你在这些图像上盯着太久,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越来越走到框架里面,甚至造成头晕、
胸闷、脑子混乱…这种神奇的效果称为“德罗斯特效应”。
德罗斯特效应不仅出现在现代的艺术和设计中,也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作品。例如,
意大利画家
乔托·邦多纳在1320年左右所作的三连
祭坛画《Stefaneschi triptych》,其中枢机主教Giacomo Gaetani Stefaneschi手上就捧着和原图相同的三连祭坛画献给圣彼得,是德罗斯特效应的例子之一。在中古世纪,许多书籍的插图包括书籍本身,或者教堂窗户上的画包括窗户本身,也是德罗斯特效应的应用。此外,一个半虚构的组织Λ演算
骑士团的徽章上也有应用德罗斯特效应。
在电影《
盗梦空间》中,造梦者们还特别就“德罗斯特效应”引入进梦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演示解说了一番。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测试佩姬的题目中要求她制造的“
迷宫”,第三幅符合考试要求的循环圆形也与此有关。在梦境设计师艾伦·佩姬第一次尝试被药物
催眠进入梦中时,在其“被杀死”唤醒之前,她曾在梦境中制造过“并不十分危险”的空间,即拉动两面大镜子平行相对,可以创造出很多小空间,而随之佩姬击碎的,正是一种视觉幻境(出现在梦的第二层)。等到后面,莱维斯带佩姬参观讲解,就正式引入了这套效应。这种视觉形式主要应用在梦境设计师设计的迷宫中,利用无限循环、递升效果设计复杂无懈可击的梦境,辅助盗梦行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以确保准确无误地植入、入侵、操控思想、解梦、甚至同归于尽。
德罗斯特效应的图片是可以通过数学软件制作出来的,其中一个名为 Mathmap 的软件就能够制作出这种效果。这些图片是来自网友自制的,非常有意思。通过软件的帮助,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德罗斯特效应图片,让人们能够欣赏到这种独特的
视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