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是学术研究中的意见纷争,表现为辩论的一种形态。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繁荣的主要标志之一。正如郭沫若所说:“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自由讨论的风气旺盛的时代,学术的发展是蓬蓬勃勃的,反之便看不到学术的进步,连社会的发展也因而停顿了。”(郭沫若:《三点建议》,载1954年12月9日《
人民日报》)学术活动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客观世界,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并通过一定的概念范畴系统,以科学理论形态加以表达。
科学理论一般要通过学术争鸣建立和发展起来,因为认识活动不可能轻易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在各个学术领域里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思想,有时要相互展开论争。学术争鸣的过程也是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过程。争鸣各方都希望能掌握真理,因而各自都要竭尽全力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这就激励着双方去深入研究问题,直至达到正确的理性认识。学术无禁区,各种学术问题都可以讨论、争鸣。设置藩篱,不让人们讨论学术问题的做法,只能阻碍科学进步。学术争鸣不要迷信权威,在每个学科领域里都会有权威,这些权威可能对本领域里的某些问题作出了真理性的认识。但任何一个权威都不可能穷尽本领域里的所有真理,都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学术争鸣中的是非要靠实践检验。用“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是错误的。在学术争鸣中更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去强迫人们接受或否定某种观点。要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区别开来,提倡宽容精神,贯彻“三不主义”方针。压制其他观点,特别是不容对立观点发表,是学术争鸣中的一种恶劣作风,也是自己观点虚弱、争辩没有信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