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五里镇民兴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目标,村民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使该村党建、经济、社会治安等工作,均取得了不凡的成绩。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连年来,他领导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先后分别荣获
陕西省公安厅授予的“安全示范村”和
安康市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爱电示范村”,以及
汉滨区授予的“先进党支部”、“文明村”等光荣称号。
村情介绍
近年来,民兴村新打灌溉机井2眼,使全村的庄稼旱涝保收。随后争取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修标准化的农田渠道5.1公里,拓宽了机耕道路1.3公里,确保农业生产的需要。2001年是他经过努力,从
北京市争取到人畜饮水工程款32万元,修建了标准化的合格人畜饮水工程,并为每家每户免费配备了取水设施,从而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村民吃上了放心水。2005年还是在他的多方争取下,硬化了穿村道路600米;新修建了高标准活动室一处。同年,为更好的做好宣传工作,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又主动联系电信公司,为民兴村做了村电话彩铃业务,通过多渠道宣传,民兴村的知名度得到大大提高。并被
安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信息化农村”光荣称号。2006年通过不断努力,争取了
农村公路硬化项目,在没有向老百姓摊派一分钱的基础上。硬化了宽7米、长328米的民兴大道和5米至3.5米宽的“神仙老街”1700米。2007年经过万支书多方联系,投资135万元对全村农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新安装路灯55盏,使民兴村成为一个具有城市化气息的新型村。民兴村被省电力公司确定为“爱电示范村”。在规划建设中,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统一审批,统一标准,民兴村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了‘井’字行格局。形成四个区域,即:企业发展区、居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文化教育区。
民兴村大胆调整发展思路,在全镇率先明确了“招商引资兴村,多种经营富村”的发展方向。通过打开思路,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和谐环境,创造一流服务,实施“筑巢引凤、借鸡下蛋”战略。2003年10月,市最大出口创汇企业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顺利落户民兴村。2004年知年产值5000万元的长寿中药饮片厂又落户该村。 2008年初,省粮食局大型物流中心顺利落户。该村就要利用本村的地理位置、村情用活土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和畜牧产业。使蔬菜产业和畜牧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工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公司。公司基地使用土地的费用以股金形式付给农民,并雇佣农民进行劳作,按劳动额支付工资。经过努力,目前,民兴村蔬菜产业基本实现合作化。
民兴村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内楼房林立、村民居住条件现代化、生活水平城市化、工业规划布局合理化、经济发展多样化的新型农村。
该行政村隶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通关镇,地处 镇东南 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30 公里,到镇道路为 土 路,交通方便,距县60公里。东邻 联珠镇,南邻 公馆村,西邻 公馆村,北邻清平村。辖民兴、鱼地 等17 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 91.1 平方公里,海拔 1350 米,年平均气温 21 ℃,年降水量 110 毫米,适合种植
烤烟、水稻 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40 亩(其中:田700 亩,地 2540 亩),人均耕地 2.71 亩,主要种植 烤烟、玉米 等作物;拥有林地 106007.7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377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1.99 亩,主要种植 橡胶 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 18385 亩,其他面积 9024.3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无路灯。全村有 260 户通自来水,有 20 户饮用井水,有2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7。14 %)。有280 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165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58。93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12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52 户(分别占总数的40 %和 18。57 %)。
该村到(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 土路 路面;村内主干道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 15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1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5 辆,摩托车 37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59 亩,有效灌溉率为 4。91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4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12 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245 户;装有
太阳能农户 8 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45 户。全村有 7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8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8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该村农户住房以 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45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234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1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24 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 69 万元,占总收入的 59.9 %;畜牧业收入 29 万元,占总收入的 25.04 %(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 770 头,
肉牛 102 头,
肉羊 30 头);林业收入 3 万元,占总收入的 2.59 %;第二、三产业收入 11 万元,占总收入的 9.50 %;工资性收入 3.8 万元,占总收入的 3.28 %。农民人均纯收入787 元,农民收入以 种养殖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2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43 人(占劳动力的 6.2 %),在省内务工 37 人,到省外务工 6 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14户,共乡村人口50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20人。其中农业人口50人,劳动力24人。该村全部为
哈尼族。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人,参合率 60%;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5公里。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294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3183.36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65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 0.6 万元,有固定资产0 .1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