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平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郑东平,男,1972年出生于中国古铜都安徽铜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铸造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防卫科技大学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客座教授,铜陵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铜陵九鼎雕塑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
人物简介
1995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学习;
1996年,参与设计制作山东邹城市48米《龙柱》工程;
1997年,主持设计制作山东允州矿务局《开拓者》雕塑;
1999年,创作《共铸辉煌》,获中国青铜文化博览会艺术品大赛一等奖
人物经历
2001年 主持设计制作《地坛贡鼎》,现安放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文化活动区地坛公园。作品为青铜所铸,高3.2米,重达3.6吨。因天圆地方之说,故该地坛之贡鼎造型采用方形,鼎身长2.6米,宽2.2米。又有天属阳,地属阴之说,故天坛取龙纹,地坛取鸟纹,该鼎鼎身四壁铸有凤鸟纹,鼎顶部铸有两层八只立体凤鸟,面向四方。与此件大型贡鼎一起的还有一四方香炉和一锻铜制作的点烛台,其设计风格和贡鼎完全统一。香炉1.1米高,烛台2.2米高,重量分别为2.2吨和1.45吨。设计者郑东平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拜访了国内著名的文物考古学者,多方考证后定稿。该贡鼎采用失蜡精密铸造结合树脂砂铸造相结合,并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整体熔铸手法而成。此作品曾被《安徽日报》(2003年2月9日)予以报道;
2002年,主持设计制作《武圣关公》,现安放于合肥恒缘武校。作品材质为青铜,制造方法为失蜡铸造,铜像高4.8米,底座高2.4米,铜像壁厚7~10毫米,总重6.2吨。此作品铜雕像尺寸、重量在目前均为世界之最。作品曾被《铜陵日报》(12月25日)以《国内最大铸铜关公雕塑在铜完工》予以报道,并受到中国雕塑委员会朱尚喜主席、景育民教授等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2002年,10件铜工艺作品被以色列博物馆收藏;
2003年,作品《飘》 被香港公司收藏;
2004年,主持设计制作《青藏公路通车五十周年纪念组雕》,现安放于海拔高度5300米的唐古拉山口及青藏公路沿线,其中,《青藏公路建成通车50周年纪念碑 》为铸铜、高4.4米、重3.5吨;《向青藏公路建设者、养护者致敬》为铸铜、高4.5米、重2.8吨;《青藏公里整治改建纪念碑》为铸铜、高4.0米、重2.3吨。《青藏公路建成通车50周年纪念碑 》作品高5米,外观造型为两条舞动着的哈达,交错托起一个全国公路注册标志,塑富有动态和浓郁的西藏风情。此作品曾被《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年6月1日)以《铜陵青铜雕塑落户西藏》为题予以报道;
2004年,作品《一言九鼎》获安徽省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银奖,并获国家装饰架获外观设计专利证书。《铜陵日报》(2004年5月9日)曾以《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我市有座席,一言九鼎将赴京参展》为题予以报道;
2004 年,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制作直径 3.6 米雕塑《飘带球》,获得了香港同胞的一致好评;
2005 年,设计制作的雕塑《九凤合舞》,现坐落于常州市。雕塑主体2.8 米高,为九条互相缠绕飞舞的凤凰,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005年,为南京炮兵学院设计制作关天培像和一大炮,两件作品均为铸铜,其中,关天培像高2.8米;大炮长4米,平均口径0.4米;
2005 年,为石家庄印钞厂设计制作了《石钞宝鼎》,作品鼎高1.8米,重1.5吨,底座四周刻有龙纹,上部有“石钞宝鼎”印章,整体青铜铸造,现安放在石家庄印钞厂新办公大楼的一楼办公大厅内。此外,还为石家庄印钞厂设计制作了铜制广场喷泉格栅,喷泉从内到外包括“中心主喷”、“集流之上”、“跑泉”、“高架彩抛”和“万向集团归心”五部分,共计304段;
2005 年 12 月 16 日,设计制作的大型青铜城市雕塑《铜韵》于铜陵市行政中心文化广场落成,作品主体雕塑直径 6 米,由两条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盘龙组成圆球体,球面镂空浮雕如同片片龙鳞,既镂刻着古代的青铜礼器、乐器、酒器、车马器、铜镜等,展示出铜在古代文明和礼仪社会中的风貌;又镂刻着现代铜的冶炼与铜材生产,以及铜在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场景,彰显出铜在现代工业文明中的青铜之光。背景雕塑为铜管乐器及五线谱等造型,象征着铜铃(铜陵)在时代的风中发出洪钟大吕之音,并以铜的声响效果,为整个雕塑形成了铜韵铿锵的意境,是铜陵市城市雕塑中又一标志性的作品;
2006年3月,为安徽省白暨豚养护场设计制作大型不锈钢雕塑《豚类乐园》,跨度12米,高6米。
2006年10月,为安徽博物院设计制作铸铜浮雕《辉煌》,长6米,宽2.9米。
2007年11月,为安徽省池州是4A风景区平天湖广场设计制作大型石雕6幅,面积达140㎡,浮雕创意来自六首诗歌,分别为陶渊明的《饮酒》、杜牧的《清明》、李白的《秋浦歌》、杨万里的《宿池州齐山寺》、昭明太子的《晚春》,岳飞的《登池州翠微亭诗》。
2007年,作品《吹箫引凤》获安徽省第二届美术展雕塑类优秀奖
2008年2月,为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设计制作青铜雕塑《谛听》。
2008年,设计、生产由铜陵市政府承制,安徽省人民政府赠送北京奥运会的大型青铜雕塑《春秋鉴》;《吕氏春秋·慎势》载“功名著乎盘盂、铭篆著乎壶鉴”。“印鉴”在中国是承诺与鉴证之意,铜鉴雕塑身刻有56组龙凤青铜纹饰,寓意中国56个民族,圈足底部有江河纹,寓意江淮大地,意在表达6000万江淮儿女对2008奥运会的美好祝福。
2008年,承接中宣部在云南省的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昆明12·1几年雕塑、丽江红军渡江纪念雕塑。该雕塑长6.8米,高2.9米,分为阴、阳两面。浮雕集中再现了1945年在昆明市发生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12·1”造型后的半圆型青铜雕塑墙高2.24米,正面长9.9米,直观地展示了作为“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中间力量的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争自由,为民族解放与和平而斗争的光荣历史。
2009年,承制铜陵乌木山公园太阳历广场主要景点雕塑《简仪》、《九柱》、《人》;《简仪》是根据现存于南京天文台的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简仪仿制而成。《九柱》整理由花岗石制成,分立广场四周,中间一根2.2米,直径0.4米。正南一根4.7米,直径0.6米,其他七根立柱均为高4米,直径0.5米,高地起伏,造型丰富,中间柱上雕“铜陵星”。每根石柱都刻有纹,龙纹凤纹的铜装饰浮雕,使立柱呈现出飞棱翘角之美。人晷广场四周安放了12个铜矿石,上刻制12星座,中为人晷,人们可将自己作为晷针,通过自己的影子来测量时间和星座。
2010年,展品“东瓶西镜”获得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局得参展证书,作品采用中国青铜铸造传统工艺“失蜡法”铸造而成,高0.6米,宽0.5米,由青铜镜和青铜瓶相配而成。“东瓶西镜”展品在“印象安徽”展区。
2011年,承制铭传大学刘铭传铜雕像,铜像材质为黄铜,高1.9米,底座1.25米,总高度为3.15米,铜壁厚1.5厘米,重0.8吨,为刘铭传身着清代官服、手握书卷的站姿造型。
2011年7月,被安徽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失蜡法代表性传承人。
此外,还设计制作有铸铜作品《一言九鼎》,其中大克鼎口径1.4米,高1.8米、其余八件鼎平均口径为0.6米;现安装在上海中鼎豪园内;并设计制作有铜陵市边防检查站办公楼大堂浮雕墙(浮雕长10米)、安徽省无为华宇公司办公大楼浮雕墙(浮雕长6米)、众多小型铜工艺雕塑伤作品等。
郑东平以雕塑为表达,以青铜为语言,承延中国铜工艺传统,创新艺术设计手法,取得到骄人的成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