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活字是一种用于排版印刷的木质反文单字,通常使用
梨木、枣木或杨柳木雕刻而成。由于其取材方便、成本较低、制造简单快速,因此在我国活字印刷史上广泛应用。然而,木活字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木材纹理不均匀导致刻制难度增加,遇水易变形,以及与药剂结合不易分离。
中原地区的活字印刷始于
北宋时期,
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开启了这一领域的探索。随后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和铅活字等多种形式。其中,木活字的影响较为显著,仅次于雕版印刷。元代初期,农学家
王祯在大德二年(1298)创造了超过3万个木活字,并成功使用这些活字印刷了自己的著作《大德旌德县志》。这标志着中国第一部木活字本方志的诞生。木活字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尤为普及,不仅有汉字木活字,还包括西夏文、回鹘文等少数民族的文字。清朝时期,木活字印刷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家谱的印刷方面。
木活字的主要制作方法是首先用纸书写字样并将其贴在木板上,按照样式刻字后再锯成单字,接着修整尺寸使其一致。排版时,将单字排列成行,行与行之间插入竹片隔开,排满版框后填充平整,涂抹油墨并覆盖纸张,最后用棕刷垂直刷印。此外,
王祯还创新性地设计了转轮排字架,通过旋转轮盘来提高取字和归位的效率。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书籍是西夏文佛经《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该书于1991年在
贺兰山地区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被发现。这部作品共有九册,共计220页,约10万字,使用的是当地的白麻纸。每半页版框的高度为23.6厘米,宽度为15.5厘米,四周留有边距,没有鱼尾装饰,带有页码标记。书中的一些
文言文数字如“四”“廿七”等出现倒置的情况。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确定这本书是
西夏时期的作品,它的发现为证明当时的木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成熟提供了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