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又被称为基特·马洛(Kit Marlowe),
英国诗人,剧作家,翻译家。1564年出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与
莎士比亚同年出生。1593年因在酒吧斗殴卒于
伦敦附近的德特福德,而与此同时,莎士比亚还处于事业上升期。
14岁时,马洛获得了
坎特伯雷国王学校的奖学金,两年后成为
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学生,他也通过奖学金在那里学习,期望成为英国圣公会的牧师。他在1584年获得了文学
学士。马洛在学校期间精通拉丁语,阅读和翻译
奥维德的作品。
1587年在
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伦敦期间曾与探险家、剧作家
查普曼,数学家
托马斯·哈里奥特等人结成团体。马洛革新了
中世纪的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
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马洛是
伊丽莎白时代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根据他的剧作《坦布雷因》的“众多模仿”,现代学者认为他是在他神秘的早逝前几年
伦敦最杰出的剧作家。一些学者还认为他对威廉·莎士比亚产生了影响,莎士比亚与马洛在同一年受洗,并在后来成为伊丽莎白时代最杰出的剧作家。马洛是第一个因使用白话诗而获得批评赞誉的剧作家,这在当时成为了标准。他的剧作以其过度的主角形象而著称。马洛文学作品中的主题被认为是
人文主义的,具有真实的情感,一些学者发现这与马洛的“反智主义”和他迎合
伊丽莎白时代观众对极端暴力、残忍和流血的慷慨展示的品味难以调和。
克里斯托弗·马洛是九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也是他的姐姐玛丽在1568年去世后的最大孩子,出生在坎特伯雷的鞋匠约翰·马洛和他的妻子凯瑟琳的家庭中,凯瑟琳是多佛的威廉·亚瑟的女儿。
有学者质疑
莎士比亚的剧作实际上是由马洛代笔。部分历史学家相信马洛曾作为伊丽莎白女皇的侦探首领,进入
欧洲的
天主教学校打探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