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体制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概念
“官本位”体制是以“官本位”价值取向为基础的社会政治体制。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源自经济学中的“金本位”概念。最初的含义是将官员身份作为衡量个人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核心标准。
历史演变
“官本位”原指官吏的职责在于处理国家事务,即“为公”。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官的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在中原地区传统社会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与中国社会重视家庭、血缘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社会是等级化的,皇权统治下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导致官本位思想浓厚。读书人通过研习儒家经典,参加科举考试,追求入仕之路,从而强化了“官本位”的价值取向。
内涵
官本位包含四个基本内涵: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员的利益和意志为中心;严格遵循上下层级制度,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掌握绝对权力;以官员身份、职位高低、官阶高低作为衡量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由此产生的尊崇官员、畏惧官员的社会心理。此外,官本位还涉及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思维、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机制、官本位现象、官本位行为等多个层面的意义。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影响着个体对政治行为和政治评估的态度。官本位作为一种政治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可以被视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官本位政治文化有两个主要承载主体:官员和民众。尽管这两个群体在官本位内涵中有不同的侧重,但他们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因为官员可能转变为平民,平民也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成为官员。官本位政治文化是由这两个群体共同构成的。在当代中原地区,无产阶级政治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而官本位政治文化则是封建官僚阶级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目录
概述
历史演变
内涵
政治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