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逸书考》是
清代辑佚大家黄奭的辑佚作品。黄奭辑佚的佚书今传本有二百八十余种,曾编印为《汉学堂丛书》和《黄氏逸书考》。
黄奭的辑佚工作,约从
爱新觉罗·旻宁时开始,编辑时每成一书,即付刊版,随刊随刷印存样,以备校勘。刊成后适值太平天国军兴,书版存樊□镇僧舍,其后黄奭去世,存版亦有散失。
光绪时,黄奭之子黄将存版购归,未及整理旋即谢世,灏弟黄谋继先志,委人经理重编印行,印成,名《汉学堂丛书》。此本有重编目录,计收“经解逸书考八十五种、通纬逸书考五十六种、子史钩沈逸书考七十四种”,附
高密市遗书十一种,共二百二十六种。
张之洞《
书目答问》著录·汉学堂丛书纲,
范希曾补注所列种数同。此书光绪印行之后,黄澧亦下世,书版展转为
王鉴所得,王与
秦更年又相与辑补校做,经整理补刊,共得二百八十五种,于1925年重印流通。王鉴以“逸书考”是原书所题,“汉学堂”不足以概全书,因改名《黄氏逸书考》.此本收“汉学堂经解一百十二种、通纬七十二种、子史钩沈八十四种、通德堂经解十七种,共二百八十五种。“通德堂经解”即《汉学堂丛书》中之“
高密市遗书”,其中《郑司农年谱》一种,《汉学堂丛书》列为“高密遗书”第一种,《黄氏逸书考》编附“通德堂经解”之后,盖以其为
孙星衍所撰,不在黄氏辑佚之列。黄爽在世时,全书并未正式编印行世,黄氏逝世后,书版亦历沧桑,屡经易手,又重编补刊,因此书名不一,子目复有增益,实则《汉学堂丛书》与黄氏逸书考》都是以黄爽辑逸书道光原版为基础,经过补刊的不同印本。(摘自冀叔英:《黄奭对辑佚工作的贡献》,北京图书馆馆刊,1992年第1期。)
王鉴修补印本,共十函一百册二百八十五种。即“
汉学堂经解”111种,合订33册;“通纬”71种,合订20册;“子史钩沉”84种,36册;“通堂经解”17种,合订10册;附有郑康成年谱(原为
高密市遗书一种),阮文达公高密遗书序,合订1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