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
中医术语
八纲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所以,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概括。
解读
辨证是通过四诊搜集病人症状、体征等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是中医特有的诊断思维过程。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领,将各种证候概括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在诊断过程中能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表里
表里是区分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皮毛、理、肌肤等表浅的部位属表;脏腑、血脉、骨髓等体内的部位属里。一般把外邪侵犯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者,称为表证;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者,称为里证。
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者表现为寒证,寒证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阳盛或阴虚者表现为热证,热证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虚实
虚实是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虚指正气不足,虚证者正气不足,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实证者邪气过盛,正气不虚,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阴阳
阴阳是概括疾病属性的两纲。阴、阳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即将表里、寒热、虚实再加以总的概括。
古籍摘选
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景岳全书·传忠录》)
名词解释
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名词沿革
八纲的内容,《黄帝内经》中已有论及,并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辨证论治。明代,八纲辨证的概念与内容日益成熟,《伤寒六书》中说:“审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真切”,《医学六要》也说:“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景岳全书》中有《阴阳篇》《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有了更进一步的阐发,并以二纲统六变。清代,《医学心悟》又加以提倡:“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于是八纲便成为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解读
表里
寒热
虚实
阴阳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名词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