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庄图
归庄图
《归庄图》是元代画家何澄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
《归庄图》取材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
画作内容
该作品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分别是“问征夫以前路”“僮仆欢迎稚子侯门”“携幼入室”“矫首而暇视”“悦亲戚之情话”“扶孤松而盘桓”等。
卷后拖尾处有元代张仲寿行书《归去来兮辞并序》,亦有元代姚、赵孟頫邓文原虞集、刘必达、揭傒斯、太玄子(张嗣成)、柯九思危素、吴勉,清代高士奇张照等人的跋文,亦有张仲寿、高士奇、毕沅的收藏印。画卷曾入清宫内府,有爱新觉罗·颙琰五玺、宣统三玺,可谓流传有序。
创作背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古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它代表了一种“归隐”文化的原型,被后世诸多画家进行图本演绎。   《归庄图》是何澄90岁时所作的长卷。
艺术鉴赏
构图
画为长卷,分段描写辞意并写辞中句意。何澄这幅《归庄图》即按其“辞”意,以长卷形式再现陶渊明归庄时的场面。画面上陶渊明的形象重复出现,表现了诗人解印归庄寄情田园牛活的若干片断。每段以树石、田园、人马或屋宇等景物隔开,使各情节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保持原辞的完整性。又恰当地展示各活动场面、情节,以环境突出表现了诗人寄情于田园林壑的隐逸之思。画面从右至左展开,分为村旁问道,临庄慨叹,挚友叙谈,饮酒赏泉等。构图连接,将不同时空的景物、人物活动,组织在一个画面里,主题人物连续出现,以达到突出主题人物陶渊明面容潇洒、神情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特征。此画在经营位置方面,以树木枝叶穿插,宇山石掩映作为段落间隔,这是此长卷画的一大特色。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之形式,表现十分娴熟,衔接得十分巧妙自然,这是此卷画的又一特色。
技法
图中所画树石、山水、人物、鞍马、屋宇、舟车等,反映了作者在绘画上有着多方面才能。此图以方笔线描作人物,人物造型准确,刻画得神情自然,手法洗练,衣纹流畅,用笔细劲流利,与李公麟白描法相近。以水墨作山水,山树用于墨破笔勾出。其白描人物流露着白李公麟演变而来的痕迹。树木山石的画法,多少带有些从北宋的云头、蟹爪树蜕化而来的郭熙画法的形迹;又显现出斧劈皴等南宋李唐院派的影响。这种画风虽有南宋院体画的遗意,在笔墨运用上,已开元代逸笔的先河。
历史传承
《归庄图》为清宫旧藏,著入《石渠宝岌》三编,伪满后流入民间,1964年由宋振庭先生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院,后归吉林省博物院收藏。
作者简介
何澄元朝画家,北京人。其祖喜爱武洞清之画,家中收藏甚富,得以观习揣摩,领悟武氏笔意。所画神佛,亦能传武画之神。相传何澄自幼及长,作画无日或辍,至老弥勤。长于色彩,其画已臻傅染简净、不施重色之境。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艺术鉴赏
构图
技法
历史传承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