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评剧院
天津文化局直属演出单位
天津评剧院始建于1958年,系天津文化局直属戏曲演出单位,其前身是1953年在正风剧社的基础上成立的天津市评剧团,1958年,进步剧社、民艺剧社有天津市评剧团合并成立评剧院,下设演传统戏的一团和演现代戏的二团,另有青年剧团。1966年改为天津市评剧团,1980年9月恢复院制。
非遗信息
2019年11月12日,天津评剧院(项目:评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剧院介绍
天津评剧院始建于1958年。
系天津文化局直属戏曲演出单位。剧院建立伊始就致力子剧目建设,人才培养和开拓演出市场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多年来剧院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坚持剧目题材多样化和现代戏与古装戏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使剧目层出不穷、库藏丰盈。
在人才建设上,剧院建立伊始就汇粹了津门评剧名家,如以“大口落子’著称的鲜灵霞、刘派传人新翠霞、资深艺术家六岁红、以及拥有不同艺术风格的青衣、花旦、老旦、彩旦、行当名家。李文芳筱玉芳羊兰芬莲小君小花玉兰小鲜灵霞、及生行、净行、丑行的优秀演员,孔广山李福安单少峰王鸿瑞、汪德华、小月樵等,可谓人才济济,流派纷呈,具有较强的演出实力。
经典剧目
建院40年来共排演了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剧目210余出,在天津戏曲院团中剧目生产尚属首位。在不同时期也涌现出一些质量较高、社会反响较大的剧目。如50年代的:《牛郎织女》、《海河儿女》、《包公三勘蝴蝶梦》、《杜十娘》、《张士珍》;60年代的:《刘胡兰》、《回杯记》、《夫人城》;70年代的:《破雾扬帆》、《祥林嫂》、《花木兰》;80年代的:《双烈女》、《闺女大了》、《村南柳》、90年代的:《白云深处》、《杀妃剑》、《夫人令》、《狗不理传奇》、《九九艳阳天》、《路在脚下》等。这些剧目在编、创、导方面不仅经过精雕细刻反复加工修改,而且在音乐、舞美、表演不不断改革创新。其中《牛郎织女》曾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被朝鲜电影局拍摄成大型记录影片。《闺女大了》曾唱红了津、京两地,《村南柳》参加文化部在沈阳市举办的评剧汇演获得六项大奖。《包公三勘蝴蝶梦》、《花木兰》先后被摄制成电影、电视、舞台艺术片在全国放映。《回杯记》1993年参加女化部在成都举办的地方戏汇演荣获六项大奖,至今久演不衰。《狗不理传奇》、《九九艳阳天》曾参加天津市第四届戏剧节、两台剧目同时获得“新剧目奖”“导演奖”“编剧奖”。
人才建设
在人才建设上,剧院建立伊始就汇粹了津门评剧名家,如以“大口落子’著称的鲜灵霞、刘派传人新翠霞、资深艺术家六岁红、以及拥有不同艺术风格的青衣、花旦、老旦、彩旦、行当名家。李文芳筱玉芳羊兰芬莲小君小花玉兰小鲜灵霞、及生行、净行、丑行的优秀演员,孔广山李福安单少峰王鸿瑞、汪德华、小月樵等,可谓人才济济,流派纷呈,具有较强的演出实力。改革开放以来,剧院又相继涌现了一班人批表演、编导、舞美和音乐伴奏方面的杰出人才:如李秀云、马淑华、崔连润、王友才、王瑾、高金元、郭美美曾昭娟、李汉云、赵国忠、赵德明、赵深林、施午君、郑伯文、南少卿等。其中李秀云、马淑华、崔连润、曾昭娟、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享誉津门的评剧“四朵梅花”。
随着评剧艺术的发展,剧院还着眼于培养跨世纪的艺术人才,95年7月组建了“青年团”。以天津艺校评剧班77届与90届毕业生为主,采用“集中培训、派出学习、请名师辅导、以及以戏带劝、功戏结合”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促使她们成材,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相继排练了20出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剧目,并涌现出象:江辉、赵斌李建民王冠丽、张励云、韩秀泉和在文艺新人月演出中获得新秀奖的刘凤华、秦兴芝、夏霞、王秀丽、刘灵芝等一批技艺出众不可多得的青年艺术人才。使之形成了一个较有实力的青年艺术人才群体。
面向21世纪,戏剧团体是机遇与困难并存。面对演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剧院加大了开拓演出市场的力度。第一剧团必须以戏赢人,有了好戏剧团部就有了活力,有了奔头。求生存必须强化精品意识。第二积极培养市场、开拓市场,有好戏还要有人看,剧团不演出就会失去观众,就会失去生存价值。因此要强化市场意识打主动仗,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将失去的市场夺回来。第三提高认识,牢记革命文艺的功能,努力寻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按的最佳结合点,创新观念、创新思路拿出与新世纪相适应的精品力作,使剧院立于不败之地。
参与活动
2021年,以《茶瓶计》节目参加第十二届评剧中国艺术节的剧目展演。
2022年2月1日,参加的《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曲频道播出。
参考资料
关于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参演作品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08-03
目录
概述
非遗信息
剧院介绍
经典剧目
人才建设
参与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