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R B1620-26c,是一颗
脉冲星行星,也是首个被证实的。它环绕编号PSR B1620-26的
脉冲星公转,该
天体位于
天蝎座,属于
球状星团M4的一员,距离
地球12,400光年。该
行星曾被建议命名为“玛土撒拉”(Methuselah),但由于此名称通常不会用于
天文学上,因此不被国际天文联会接受。
该
行星环绕一个连星系统公转,其中一颗是
中子星,另一颗则是
伴星,质量为
太阳的0.34倍。两颗
恒星的距离约1AU,它们互相公转的周期约为半年。而行星的质量约为2.5个木星质量,距离恒星约为23AU,与
天王星的日距差不多,其公转周期约为100年。
该
天体系统位于球状
星团的边缘,而该星团的估计年龄约为127亿年。由于星团中各恒星的年龄相近,而行星是多与恒星一起形成的,因此该行星的年龄也估计有127亿年。它是众多已知的
行星中年龄最高的,差不多是
地球年龄的三倍,因此曾被提议以圣经中一位长寿老人的名字“玛土撒拉”来命名。
行星在星团中的位置(图右绿圈示)与不少
太阳系外行星一样,PSR B1620-26c最初是以多普勒偏移的方式侦测,它的公转使地球上观测得的
脉冲星自转周期出现改变。1990年代初,一支由贝克(Donald Backer)领导的小组对该现象作出研究,认为脉冲星出现的
克里斯蒂安·多普勒偏移,不只是单一颗未知
伴星所造成,应该以第三颗
天体的存在来解释。几年后,小组已量度出这颗未知的伴星为一颗白矮星,同时也计算出系统中第三颗未知天体的质量,发现其质量根本不足以成为一颗
恒星,因此以
行星存在来解释之,该结论于1993年由Stephen Thorsett等人宣布。
除了行星的质量得以计算出之外,他们也同时推算白矮星的质量,又根据行星形成的理论,指出该颗白矮星仍然年轻及炽热。这些估计最后得以确认,并于2003年7月10日由Steinn Sigurdsson领导的小组对外宣布,这支小组使用了
哈勃空间望远镜对该
伴星作出观测。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记者会上,他们表示拟把该颗行星命名为“玛土撒拉”。
人们至今仍未知这颗
行星的由来,但一般认为它原本是属于
白矮星的,不可能属于
中子星,因为这颗中子星在经超新星爆发后,
恒星大部分物质在短时间内给炸掉,并塌缩为中子星,在这种情况下,行星定不能维持原来的轨道,因此该颗行星是连同所属的白矮星,一起给中子星的
引力所掳获。
在
太阳所属的银河系内,很少会发生两颗恒星在近距离相遇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在密集的
星团内则常会发生。人们认为在大约100亿年前,这颗中子星与该行星原来的主星近距离相遇,并将之掳获,而中子星原来的主星也可能于这段期间逐步脱离中子星的引力束缚,及至大约五亿年前,这颗被掳获的行星开始膨胀成
红巨星(参阅
恒星演化论)。
一颗较为年轻的
脉冲星,其脉冲周期以秒计算,随著星体本身的持续塌缩,自转速度会越来越快,每秒钟动辄可旋转数百次,这些短周期的脉冲星被分为毫秒脉冲星。又因为该
中子星吸取了其红巨星
伴星上的外层物质,使得其脉冲周期缩短至数毫秒,为连星系统的物质转移提供了有力证据。人们又相信,在红巨星膨胀期间,它逐步接近并突破了
洛希瓣(Roche lobe),使它的外层物质被中子星主星吸走。
这些被吸走的物质又出现了复杂且壮观的效应,其中子星自转速度给加快,又透过
角动量的转移,这些物质被加热至能放出X射线的温度,使系统在数亿年间,成为“低质量X射线连星”。
当可吸的
红巨星物质全被
中子星吸走后,便开始塌缩成为
伴星,两颗
恒星相安无事地旋转。现时该系统正缓缓地朝著
星团中央的方向迈进,那里的恒星多拥有很大的质量,预计在10亿年内,该系统很大机会将与其他恒星相遇,这种情况大多数会把最轻的
天体从系统中逐出,假若真的发生,这颗
行星会被逐出
M4星团之外,成为在
宇宙中流浪的
星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