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果楝
楝科木果楝属植物
木果(学名:Xylocarpusgranatum),楝科木果楝属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小叶1-2生,全缘,无斑点。枝无毛,灰色,平滑,叶长15厘米,圆柱状,叶柄长3-5厘米,小叶通常4片,对生,近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形,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全缘,两面均无毛,常呈苍白色,花组成疏散的聚伞花序,复组成圆锥花序,无毛,聚伞花序有花1-3朵,花瓣白色,果球形,具柄。花果期4-11月。
分布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省。木果楝生活于海岸潮带间。混生于浅水海滩红树林中。
木果楝木材适为车辆、家具、农具、建筑等用材。木果楝是红树林主要树种之一,具有强大的抗台风,固定土壤防护功能。木果楝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用于新型药物的分离与筛选。木果楝用于治疗腹泻霍乱疟疾等发热性疾病,以及昆虫拒食素等。
木果楝为中国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008列入红色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为无危(LC)。
特征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小叶1-2生,全缘,无斑点。圆锥花序腋生,由疏散的聚伞花序所组成,花两性,花萼短,4裂;花瓣4,长圆形,远突出于萼外,花蕾时旋转排列;雄蕊管壶形,顶端略狭而具8裂齿,花药8枚,无花丝,基部着生于雌蕊管的裂齿内且与裂齿互生,长圆形,内藏;花盘厚,肉质,半球形,与子房基部合生;子房小,球形,4室,每室有2列、叠生的胚珠4-8颗;花柱圆柱状,柱头盘状;蒴果球形,果皮肉质,开裂为4个果爿,有种子6-12颗;种子大而厚,有角,无假种皮及翅,内种皮海绵状,无胚乳,子叶厚,种脐腹生。
花组成疏散的聚伞花序,复组成圆锥花序,无毛,聚伞花序有花1-3朵;花梗长达1厘米或过之;花萼裂片圆形;花瓣白色,倒卵状长圆形,革质,长6毫米;雄蕊管卵状壶形,顶端的裂片近圆形,微2裂,花药椭圆形,基部心形,无毛;花盘约与子房等长,基部收缩,顶端肉质,有条纹;子房每室有胚珠4颗,花柱近四角形,无毛,柱头盘状,约与雄蕊管等高。蒴果球形,具柄,直径10-12厘米,有种子8-12颗;种子有棱。花果期4-11月。
保护级别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Ⅱ级
分布地区
木果楝分布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省。木果楝生活于海岸潮带间。混生于浅水海滩红树林中。
生长繁殖
在6月份采摘悬挂在树上果皮开裂、无蛀虫的木果楝种子300粒,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度贮藏,保持种子湿润,备用。1个月自后将红壤、椰糠按体积比为4:2的比例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按照每立方米的椰糠加过磷酸钙60千克的比例添加过磷酸钙,配置成栽培基质。在育苗容器填充栽培基质,将木果楝种子直接播种于育苗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播种气温30℃左右。播种前用高锰酸钾百菌清等广谱杀菌剂对苗床进行消毒。播种后,保持育苗容器中栽培基质的湿度;种子胚根生长前,每天喷洒淡水2-3次,保持种子和栽培基质湿润;在胚根生长及幼苗生长期间,每天喷洒淡水1-2次,根据幼苗生长等情况进行调整。
栽培技术
当幼苗生长至小苗,具有4-6片真叶、苗高50-70厘米时用梯度盐度海水进行炼苗,炼苗方式是依次利用盐度为10%,15%,20%和25%的海水浇水,首先利用10%的海水炼苗5-8天,然后再利用15%的海水5-8天,依此类推,直至利用盐百度集团抄25%的海水炼苗5-8天。炼苗后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移植后遮荫5-7天,成活率在70%左右。木果楝成活后粗生,无需过多管理。
主要价值
经济:番石榴苦楝木皮含单宁30.255%;木材红色,坚硬,比重0.72,适为车辆、家具、农具、建筑等用材。
生态:木果楝是红树林主要树种之一,具有强大的抗台风,固定土壤防护功能。
药用:木果楝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用于新型药物的分离与筛选。在东南亚地区,木果楝被用于治疗腹泻霍乱疟疾等发热性疾病,以及昆虫拒食素等。中国内外对木果楝中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木果楝属中分离得到包括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黄烷醇类化合物和单类化合物等100余种。其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包括抑菌、杀虫脒、抑制HIV和抗肿瘤的活性。
参考资料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09-10
目录
概述
特征
保护级别
分布地区
生长繁殖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