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梦湖》是
德国作家汉斯·台奥多尔·沃尔特森·施托姆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描述莱因哈德与
伊丽莎白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后来,伊丽莎白的母亲强迫伊丽莎白嫁给了家境富裕的艾利希。多年后,相爱的两个人在美丽的茵梦湖畔再度重逢。
小说写得富有诗意,体现了作者鲜明、独特和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茵梦湖》是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展现
德语语言魅力的典范之作。
内容简介
男女主人公莱茵哈德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莱茵哈德外出求学,伊丽莎白依从母亲的心愿,嫁与莱茵哈德好友、有钱的庄主艾利希。多年之后,莱茵哈德应好友艾利希之邀去位于茵梦湖湖畔的庄园作客。昔日的旧情人相见,余情未了,却苦于现实的残酷,相见只能是痛上加痛,最后莱茵哈德远走他乡,终身未娶,孤独终老。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世纪中叶的
德国,是由封建主义向
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要摆脱各种非爱情因素的束缚,取得婚姻的自由,而旧的封建意识却不允许,这样,在两种道德观念的冲突中,无数美好的爱情被扼杀。《茵梦湖》这曲凄怆的挽歌就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发出的强烈控拆。
人物介绍
莱因哈德
莱因哈德是一个有意疏离市民阶层价值规范的自视清高的人物,他的人生追求是要做无所拘束的诗人或艺术家,这从他爱写诗和搜集
民俗音乐可见一斑。在对一个大学时代
圣诞节夜晚的回忆中,莱因哈德遇到了一位吉普赛姑娘,她代表着与稳定有序的市民生活相距甚远的艺术者形象,代表着永远的漂泊不定和孤独怀旧。此时此刻的莱因哈德没有在圣诞节归乡与亲友团聚,也没有信守自己的诺言,给
伊丽莎白续写童话,由此可见,在莱因哈德的思想深处已不再维系同市民的传统观念的联系。伊莉莎白是吉普赛姑娘的对立形象,在莱因哈德流连在茵梦湖的最后一个夜晚,在和伊丽莎白湖边散步归来时,他又遇到了那位已沦为乞丐的吉普赛姑娘。历过数小时的
冥想,他终于决定在朦胧的天色中永远地离开这里,莱因哈德自愿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离开茵梦湖让他感到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他注定成为一名孤独的回忆者,时代的边缘人。
伊丽莎白
女主人公
伊丽莎白正如同“一幅嵌在很朴素的黑色框子里的小画像”一样,沦为男性人物回忆的客体和被言说的他者,莱因哈德对回忆的驾驭越是主动鲜明,伊丽莎白的形象就越是苍白无力。贯穿于回忆中的伊丽莎白始终是一个性格被弱化的少女形象,还是小女孩的她在莱因哈德的眼中就缺乏果敢,虽然莱因哈德因她而写童话和诗,但伊丽莎白只是能带给他极大快慰的倾听者和朗读者。回乡探亲时再见到的伊丽莎白已长成妩媚苗条的少女,依然是少言寡语凡事顺从的模样,茵梦湖庄园里已嫁作他人妇的伊丽莎白仍如少女般白裙翩翩,但却忍受着不能言说的内心的隐痛和孤独。为了自己和母亲的生活无忧,无奈中她割舍了纯真的爱情,选择了富有的庄园主埃利希。
伊丽莎白令人扼腕叹息的命运是19世纪无数市民阶层女性生存境遇的真实描摹,在一个父权社会里,由于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依赖性她们无法听任自己的情感生活,更没有个人的发展空间,附带着无比的凋怅和哀戚,她们只能成为男人寻味追思的源泉。
作品鉴赏
原文摘录
他到了岸上,再回头张望,只见
睡莲仍然安卧在黑沉沉的湖心,它像刚才那样,已然那么遥远,那么孤独。 “从前我跟睡莲认识,不过,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作品主题
《茵梦湖》通过莱因哈德和
伊丽莎白的爱情悲剧,概括了人们某些共同的感情经历和人生感受。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许多的结合,并不是基于纯粹的爱情,而是蕴含着一些无法阐释的原因。与自己组成家庭、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人,常常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爱人,或者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和自己真正心有灵犀默契相通的(包括最初唤起爱的觉醒的)那个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传统习俗方面的或道德观念方面的,或者个人难以预测的际遇和难以驾驭的命运,两个心灵相通的人终于未能结成眷属,彼此看得见对方婉转殷勤的心意,却为无渡的天河所阻,情在,意不在了。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沧桑之后,两个人再度相逢,即使留在内心深处的情愫再纯真、再圣洁,也不能不让位给严峻冷酷的现实。
艺术特色
小说的主要部分讲的是男主人公莱茵哈德在乡间生活时与
伊丽莎白的交往,因此,农村的自然美景赋予了热衷讴歌故乡美丽大自然的抒情诗人
狄奥多·施笃姆以自由驰骋的无限空间。于是,文中的森林、湖泊、鲜花、绿草在他的笔下无不充满浓浓诗意。比如《林中》一章里,大伙儿到附近森林去郊游,“首先得穿过一片
松树;林中空气清凉,光线朦胧,地上撤满了细细的
松针。走了约莫半小时,便出了幽暗的松林,来到一片爽朗开阔的山毛林中;这儿一切都是明亮的,翠绿的,从繁密的枝叶间不时投射下来一道道阳光;在人们的头顶上,有一只小松鼠不停地从一棵树枝跳到另一棵树枝。—在一处旷地上,古老的
桦树的树冠长拢来,形成了一个绿叶拼成的透明的弯顶。”又如,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的莱茵哈德和
伊丽莎白在林中寻找草莓歇息时,一切自然景物都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太阳当空照着,正是中午最热的时候;一些绿色的小蝇振翅停在空中,给日光照射得发出金色的闪光;包围着它们的是一片细柔的嗡嗡营营,时不时地也从密林深处传来
啄木鸟扣击树干的咚咚声,以及生活在森林里的其它鸟儿的鸣叫。”在这里,绚丽的自然美景和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本身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构成了一首绝美的抒情诗。
又如,《茵梦湖》一章中,莱茵哈德多年后荣归故里,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越过树梢往前看,“是一个豁然开朗的阳光明媚的天地。脚下远远地躺着一片湖水,宁静,湛蓝,四周几乎全让阳光朗照的绿树包围着;树林只在一个地方留着豁口,展现出背后远远的一带青山。正对面的绿色树林中间,像撒上了雪似的一片洁白渭吓是果树正在开花。在高高的湖岸上,耸立着一座别墅,白墙红瓦,给绿叶衬得格外悦目。一只鹅鸟从烟囱上飞起来,在湖面上慢慢盘旋。”恰是这美丽如画、令人陶醉之地,为小说的故事发展营造了一个如诗的背景。
在景物描写中,
狄奥多·施笃姆除了将景物写得生动自然、充满诗意外,还特别善于用景物烘托气氛,做到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譬如《依着妈妈的心愿》一章中,在莱茵哈德望着心爱的
伊丽莎白的倩影悄然隐去之后,他来到了湖边:“树林静悄悄地立着,给湖面投下大片的阴影;湖心却洒着朦胧昏黄的月光。时不时地,林中发出一点儿飒飒的颤动声,这不是风,而是夏夜的嘘息。”文中这湖面上的“阴影”和那片“朦胧昏黄的月光”以及林中“飒飒颤抖声”,一方面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另一方面更是莱茵哈德当时怅然若失的心境的写照。于是这“嘘息”,并非只属于“夏夜”,它同时又是源自莱茵哈德心海的声声叹息。
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
狄奥多·施笃姆还进行了细腻的动作描写,《伊丽莎白》一章结尾处男女主人公的离别情景就是一个例子:“她垂下手,再也说不出任何话。他穿过走廊,到了门口再一次转过身来。她呆若木鸡般站在原地,两眼失神地紧盯着他。他跨前一步,朝她伸出双臂;但突然又猛一扭身,出门去了……”这种源自戏剧的表现手段,无声胜有声,很好地描绘了预感到即将失去莱茵哈德的
伊丽莎白对曾经拥有的美好爱情的万般留恋,以及莱茵哈德眼看无可奈何花落去后欲爱不能而痛下决心放弃时的复杂心境。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很好地调动了读者发挥想像力的积极性,十分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小说里还有许多不胜枚举的细腻的景物以及动作描写,由于
狄奥多·施笃姆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故事在施托姆笔下均具有浓郁诗意,从而使整个作品获得了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
作品影响
施托姆在世时,根据其1851年标准版《茵梦湖》已出版了30版,翻译成17种文字。
《茵梦湖》是施托姆的代表作,作者因此一举成名。早在1921年,中国就出版了郭沫若和钱君肯的合译本,后来,又有
梁遇春、巴金、唐性天等人的译本。创作社作家
周全平还曾仿《茵梦湖》写了一篇题为《林中》的小说。可以说,《茵梦湖》是一篇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佳作。
作品评价
巴金:“我喜欢
狄奥多·施笃姆的文笔。对于劳的心灵,这清丽的文字,纯真的感情也许可以给少许安慰吧。”
罗大冈《(我们最美好的日子)译本序》:“少年时,我偶然读了
德国作家施托姆的小说《茵梦湖》,立即被这篇作品淡雅而深的笔调所吸引,由于爱不释手,我常读的中译本不久就成了破书,无法再读,后来又买了法文译本来读,最终也被我折磨成散页。”
作者简介
汉斯·台奥多尔·沃尔特森·施托姆(1817—1888),德国小说家、诗人,生于德国北部当时属
丹麦的胡苏姆。由于反对丹麦的统治,常年流亡在波茨坦。1864年丹麦战败后才重返故里。由于受
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较深,所以抒情性成为其创作的特征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最早从搜集德国民歌开始,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作品大多形式朴素格调清新,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语言富音乐性。他的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写北德家乡的自然景色和爱情,此外,诗人还写一些歌颂自由、保卫
德意志帝国家园不受异族统治的
爱国主义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