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瑶村
桂瑶村
桂瑶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龙门镇,在镇政府驻地南7.1公里处。东岭尖北坡,东险寨山,西大寨山,南东岭尖山,北岭格山,山峰环抱,为高山盆地。宋代该地有许多瓷窑,窑呈龟形,故原称龟窑,后谐音雅化为桂瑶。村委会设在隘仔街,辖14个自然村,废村大份。林志中、林建猷父子为清代总兵。境内有多处宋元时代的古窑址及清林建献墓,并有丰富高岭土矿,盛产茭白笋,同时,这里也是铁观音生产的基地,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气候环境适宜温和,很适合茶叶等植物的生长。村民主要为林、叶、许姓。桂瑶村现有人口2012人,480户,耕地面积1100亩。
概况
桂瑶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龙门镇,在镇政府驻地南7.1公里处。东岭尖北坡,东险寨山,西大寨山,南东岭尖山,北芼岭格山,山峰环抱,为高山盆地。宋代该地有许多瓷窑,窑呈龟形,故原称龟窑,后谐音雅化为桂瑶。村委会设在隘仔街,辖14个自然村,废村大份。林志中、林建猷父子为清代总兵。境内有多处宋元时代的古窑址及清林建献墓,并有丰富高岭土矿,盛产茭白笋。村民主要为林、叶、许姓
历史沿革
桂瑶村可追溯到宋代,当时是安溪著名瓷窑生产基地,因盛产‘桂窑’而得名‘桂瑶’,属泉州府清溪县管辖,后归安溪县依仁里桂瑶乡,民国时期属桂瑶保;建国后设立龙门桂瑶人民公社,公社化运动结束后改称桂瑶村;古代的桂瑶包括现在的桂林市,桂瑶两村,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划成的,桂瑶靠北,桂林靠南。
历史上曾出现过林建猷的名人,为福建水师提督。
人文地理经济
桂瑶村位于安厦交界,属于高山盆地,气候宜人,更适合茭白生长,故生产早茭白。桂瑶本属于安厦交通要道,位于桂瑶东南的东岭小道为古代两地来往的必经之地,但随着省道206的开通,逐渐失去地位。县道307从村东北穿入,横穿全村。今天仍有;两条水泥路通向同安区,为10米宽,视线良好。
桂瑶村现有人口2012人,480户,耕地面积1100亩。养猪户为400户,是安溪县的沼气示范村之一。茭白,茶叶是村中的主要农作物,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生姜,蒜头是主要的副农作物。现已成为泉州市农副产品基地之一。
村东北的村内水库是安溪的两大水库之一,雨面积18.4平方公里,坝高42米,库容1081万立方米。1973年7月开工,1981年6月竣工。灌溉面积1920公顷。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67亩(其中:田29亩,地138亩),人均耕地0.68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59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66亩,主要种植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亩;草地71亩;荒山荒地446亩,其他面积849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4.4万元,占总收入的54.8%;畜牧业收入45万元,占总收入的2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5头,肉牛18头,肉羊146头);林业收入 0.8万元,占总收入的0.5%;第二、三产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4.3%;工资性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288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4%),在省内务工3人,到省外务工3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7户通自来水;有6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户(分别占总数的82%和22%)。该村到镇集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9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9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20辆,摩托车8辆。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55口。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10年烤烟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1%。该村目前正在发展鲜玉米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7户,共有乡村人口244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130人。其中农业人口244人,劳动力152人。该村以汉为主,其中汉族238人,彝族6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7人,占人口总数的1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244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9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槽沟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狗街第二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公里,距离中学1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4人,其中小学生12人,中学生12人。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经济收支。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
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67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12.2万元,有固定资产1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公告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8人,党员中男党员8人。有团员6人。
发展重点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自来水水源不足,乡村公路无法通行,资金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鲜玉米特色产业,种植面积 80亩;发展养殖业,养猪300头、牛100头、羊5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3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3961元增加到4287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概况
历史沿革
人文地理经济
自然资源
农村经济
基础设施
特色产业
人口卫生
文化教育
村务公开
基层组织
发展重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