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年
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苗年(英文:nongx yangx),是苗历的年之首,苗语称“能央”,是中原地区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
苗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始祖母“密洛陀”诞辰;二说为纪念瑶王蓝陆日;三说民族英雄卡亨的忌日。古代苗年的时间和过年情形已不清楚,到明清时才有较多的记载。多数地区是立春以冬三月。各地苗年的时长也不一致,一般为3天,也有5天或15天的。“苗年”的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跳芦笙等,部分地区还举行斗牛犬、赛歌等活动。一直持续到早春二月的“翻鼓节”。
“苗年”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与苗族历法紧密相连,属于“纪年性节日”,体现了苗族文化的族群性特征。2008年6月,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简介
苗年,苗语称“能央”。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黄平县等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苗山等地区。苗年在收获季节之后,时间并不一致,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各地苗年的时长也不一致,一般为3天,也有5天或15天的。
过苗年前除备丰富的副食品,如米酒白酒粑粑、粉面、糖外,还要杀鸡宰猪祭祖,开“财门”,敬“年神”。同时,举行跳芦笙舞、跳场、跳年、跳月、斗牛犬、赛马、花山节等传统的文娱活动。
历史沿革
关于苗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为纪念始祖母“密洛陀”诞辰;二是为纪念瑶王蓝陆日;三说是是民族英雄卡亨的忌日。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春节。古代苗年的时间和过年情形已不清楚,到明清时才有较多的记载,但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立春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八寨(今丹寨县)地区在腊月辰日过年,清江(今剑河县)一带以十月为岁首。松桃苗族自治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十月或十一月过年。有些地区,如贵阳、大定遵义市三府和云南省的部分苗族是“以六月为岁首”。都匀市一带有的在四月过年。
绝大多数苗族已改在正月过年,只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一部分地区仍在十、冬、腊三个月的丑、卯、辰等日过年。过年是最大的节日,食品比其他节日丰富,并且要供祭祖先。接着要休息五至十五天,并举行各种盛大的娱乐活动。
宣恩县部分苗族的苗年,时间是在正月的午日和子日,又叫过小年。传说是他们祖先在明代时为逃避兵从湖南省迁来,历尽艰辛,又机智地躲过了强人的打劫而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次脱险,才兴过苗年。由于这不是传统的苗年,所以不如正月初一的大年隆重。
活动与仪式
苗年”的主要活动,包括芦笙舞、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串寨酒”、跳芦笙等,部分地区还举行斗牛、斗鸟、赛歌等活动。
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芦笙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
第一种群众性排笙舞,苗语叫“究给”,每当节日来临之时,人们都到芦笙场上跳芦笙舞。芦笙舞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或者由芦笙队带领,群众围着芦笙队形成圆圈舞蹈。这种芦笙舞不限人数,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舞蹈动作比较简单,随着芦笙吹奏的乐曲而变化。随着苗家姑娘的跳动,身上佩戴的银饰会发出悦耳的声响,具有浓郁的苗家风情。
第二种是表演性芦笙舞,苗语中叫“丢捞比给”。这种芦笙舞是男子竞技性的舞蹈,一般在传统节日里举行,舞曲明快,节奏强烈,技术性比较高,多数是各村里的芦笙能手才能参加比赛。
第三种是风俗性芦笙舞,这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姑娘把自己绣的花腰带一头系在自己看中的男青年的排笙上,自己牵着花腰带的另一头跟着男青年跳舞。有时一个男青年身后有好几个姑娘牵着花腰带,队形好像孔雀开屏,而有的男青年身后却空无一人,十分有趣。
鼓藏节
苗族鼓藏节,是雷山县传统祭祀节日。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鼓藏节在先秦夏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己存在。在文言文典籍中对苗族“吃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苗族鼓藏节主要流布于雷山县全县的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吃鼓藏”年如果与苗年相遇,苗年就显得更为隆重。鼓藏节一般隔十三年举办一次,每届要连续举办四年的仪式活动,才算完结,其规模宏大,形式奇特,寓意丰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雷山西江苗族鼓藏节是苗族宗教祭典活动。苗族聚族而居,雷山苗族以血统宗族形成的“鼓社”即一个宗支(大家族)为单位,维系其生存发展。“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所以鼓藏节的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进行。鼓藏节的仪式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经由群众选举产生。
鼓藏节的第一年二月申日,全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龙场的枫香树神树脚,由“鼓藏头”在五彩宝下主持“招龙”仪式。神树上贴满了剪纸太阳图案和小纸人(地神)。摆放的祭品有一头肥猪、12碗酒、12碗鸡、鸭、鱼。身着祭服的祭师首先念“招龙”词,朗声背诵家族史。背完家族史,祭师用麻线穿住一只绿头公鸭的鼻子,沿着山上的“龙脉”下到山寨。挑选出的一伙精壮汉子紧随祭师身后,拿上五彩三角小旗和小纸人(地神),沿途插放,一边吹奏“招龙”排笙曲,一边呼唤:“快醒快醒地龙神,鼓藏节已来临,起来与祖神共欢庆。”全体族人则在山上植树造林,而后在迎龙场集体踩鼓跳笙。
第一年的七月寅日,举办“醒鼓”仪式,地点是鼓山上的鼓庙里。仪式由身着牯藏服的“鼓藏头”主持,参加人员有祭师、各寨寨老、各家族代表。祭品为酒、鸡、鸭、鱼和糯米饭,每样祭品均分成12份摆放。祭师首先念诵《牯词》,念毕,宰绿头公鸭一只,将鸭血淋洒在圣鼓周围。寨老们吹响芦笙,“鼓藏头”用槌击鼓三下,然后祭师念《醒鼓词》,“醒鼓”队伍回到寨上的“鼓堂”。
第二年十月卯日,举办“迎鼓”仪式,仪式地点、参加人员和祭品皆与“醒鼓”相同。祭品摆放后,祭师念诵《迎鼓词》,念毕,“鼓藏头”举砍刀在前开路,象征性地将祖灵圣鼓迎回山寨,迎鼓队伍吹奏排笙跟随,回到山寨鼓堂,全体村民跳“踩鼓舞”恭迎。
第三年的四月吉日,举办“审牛”仪式,唱《赞牛歌》,并用芭茅草扫遍牛的全身,表示已将附在牛身上的邪气驱除。同年九月丑日,举行献牲、祭鼓仪式,将每头已按习俗打扮过的祭祖牤牛宰杀用于祭祖。节日共计14天,最后一天全体寨民集中到鼓庙举行祭鼓仪式。
第四年十月丑日,举行杀猪祭鼓仪式,称为“白鼓节”。第二天天亮前,“鼓藏头”家率先杀猪,然后各户相继进行,中午各户举行家祭。
苗族飞歌
苗族飞歌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苗族先民开始,便通过嘹亮的歌声抒发感情、传递信息。苗族飞歌的起腔以真声为核心音调,明快动听,感染力极强;正腔则运用假声,音调高昂,音色丰满响亮,气势雄浑,因而有“飞歌”之称。
苗族飞歌节奏舒缓自由,旋律起伏性大,长音处尽量使气息延长,句间可任意休止,句内用滑音连续级进,句尾收腔使用甩音,歌唱结束时运用假嗓,附加一声高昂的“啊呼”,更显热情奔放。苗族飞歌以邀约亲朋、赞美对方、抒发胸臆为主要内容,多采用陶冶情怀的五言诗句,主题鲜明,形式简短。其代表作品有《赞美家乡歌》《祝福老人歌》等。
苗族飞歌综合运用词、曲、假声、真声等因素,通过对节奏缓急、停顿、延续等技巧的熟练把握,将词、曲、调熔于一炉,充分体现了诗、乐、舞三者合一的艺术境界。飞歌明快的音调、动听的旋律、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展现了苗族音乐的基本特征,成为了解苗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在民族学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苗族飞歌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亟待加强措施保护传承。2008年,苗族飞歌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斗牛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苗族斗牛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传说最早是为纪念自己的祖先而举行的一种仪式。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2009年9月由凯里市施秉县申报的《苗族斗牛习俗》入选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斗牛基本上是水牛,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耕牛兼斗牛。农忙时节耕田犁地,节日拉去比赛,称之为“业余”性斗牛。还有一种为“专业”性斗牛。是由各个村寨挑选出来的牛,平时不耕作,为一个寨子或一个家族共有,由一个或几个选定的具有丰富养牛经验的能手专门饲养,节日期间拉去参加各种比赛。
开展斗牛活动的头一天,牛主们要把牛从牛圈里牵出来,用清水把牛身洗刷一遍。第二天早上,舀上自家酿制的米酒给牛喝几口。同时,还要用菜油和锅烟墨将牛身涂得油黑发亮,显示斗牛威武雄壮,也象征着苗寨的富有,有的还用白色颜色在牛腰处写上“牛五”“过江藤”“常胜将军”等字。有的村寨还给牛配置鞍,甚至用银子打成饰品配戴在牛的头部,有的则用苗绣等做成饰物加以装饰牛头、龙腰等。
送斗牛出寨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欢送,但只允许男子随斗牛出征,妇女是不允许参加的。寨外的亲朋好友也会提着鸭、鹅来送行,还把这些带来的东西挂到牛颈上,以示对主人家祝贺,并一直跟随着来到斗牛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村寨,斗牛犬都有固定的比赛场所,一般固定在田坝、河边及比较宽敞的位置。待一切准备就绪,由几个德高望重、办事公平的寨主做中间人商议和宣布斗牛有关事项,并分别对参加比赛斗牛的年龄、牛角进行测试,划分出嫩牛组、宽角组、老牛组等,按来参加牛的多少进行抓阄“抽签”,抓到相同的号码,便是直接参加比赛的一对。
在双方放牛比赛前,由双方的牛主决定斗牛的方式,当双方商量好后,一方为防御,一方为进攻,斗牛比赛便拉开了序幕。当主攻牛放绳冲了十来米时,防御的一边挺身而出,力搏对手。激烈争斗中最害怕的是被牛角撬瞎眼,瞎了眼就失去了战斗力。如两头斗牛犬不分胜败,双方都怕伤害了各自的牛,可以协商打平。苗家人斗牛以娱乐为主,无论谁胜谁败,都会受到当地三亲六戚的欢迎。
通常每次斗牛活动都会有几十上百头斗牛参加。最后胜者被称为“牛王”。斗牛活动结束后,主办者要给“牛王”挂彩,戴上大红花,一路燃放鞭炮,把“牛王”送回寨子。斗胜了的牛,是吉利和昌盛的象征。寨子里得到消息后,杀猪宰羊以示庆贺。战败的牛是不吉利和不昌盛的象征,因此,战败后的斗牛,以前是不给进寨子的,在寨子边宰杀后,按寨子户数分割牛肉到各户。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斗牛犬一般都是带有巫术文化色彩的娱神型斗牛。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有纯娱乐型斗牛,所以它更具有观赏性与娱乐性,同时也传递着一种神秘的东方文化魅力色彩。
节日习俗
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富裕的人家,还要做腊肠猪血,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表示祝贺新年快乐。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
除夕日凌晨交时一过,便开始杀鸡、杀鸭、杀鱼,准备年饭,一些苗寨在凌晨开始祭祖,而一些苗寨到下午才开始祭祖。年饭从天刚亮即开始。在家中畅饮之后,妇女们留在家中接待客人,而成年男子则开始到别家喝酒,数碗则换一家,对寨外的客人,各户会主动邀请吃“串寨饭”。宴中女主人及妯娌等唱歌敬酒,客人以歌作答,酒宴一直持续到半夜甚至次日天亮。
节日当天,最忙碌的永远是母亲的身影,把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在节日中一展风采是她们的心愿。姑娘在这一天永远是开开心心的。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犬;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男女对歌,倾吐爱慕之情。
文化内涵
维系民族特征与认同感
历史时期,苗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时常迁徙于各地,居无定所,而苗年是一个与历法、农耕文化联系紧密的节日,对苗族的生产生活具有象征性意义。苗年文化持久的生命力,体现了苗族民众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敬仰与推崇。苗年文化是苗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烙上了苗族的思想文化印迹,在长期的演进中升华为固定的文化心理。
与此同时,苗年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量,造就了苗族民众不畏艰险、勤劳勇敢和团结友爱的民族品质,这对传统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苗年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意义及日积月累的文化内涵极大地影响了众多苗族同胞,加深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加强了民族认同感。
传播与展示苗族文化的载体
传统节日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集中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苗年文化既充分反映了苗族的历史与存在,又体现着本民族的心理与精神。苗年节期间,苗族同胞举办有关的民族活动,有祭祀仪式、竞技活动、饮食活动、歌舞表演等传统民族文艺,借助这些文化活动,将苗族文化展现出来。
除此之外,苗族姑娘穿着平日难得一见的民族服装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饰发出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曼妙动人的旋律,以此来庆贺苗年。苗年是体系完整、节俗鲜明的民族节日,它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历史贡献,是展示与传播苗族文化的巨大载体。
促进族内团结统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村寨,大多为聚族而居的宗族社会,长年累月的相处使族内形成了人人相熟的乡土社会,在这样性质的乡土社会中,乡民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于这样的乡土环境中,如何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在黔东南地区,苗族同胞通常是以按顺序的特殊方式过节,即每年轮流由不同的村寨举办这一盛大的节日,以实现过节的村寨在其“苗年”期间成为附近村子的交流中心与欢庆中心,这就使苗年成为了各村寨之间交流的纽带,成为苗族民众交流互动的平台。
苗年是一场属于苗族儿女的节日,参与到这样的节日中,不仅是为了寻求自身情感上的愉悦体验,更重要的是加强族内联系,从而凝聚乡情。家人欢聚塑造家庭观念;举行祭祀传达信仰、孝悌伦理;节庆活动建立公共生活秩序和价值体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价值与影响
丰富民族文化
在传统农耕社会时期,苗族先民以苗历作为指导农事活动的依据,苗年作为苗历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与苗历相伴而生并传承至今。苗年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苗族民众遵循自然规律、追寻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历法文化。
苗年节期间,人们利用传统民族乐器排笙,形成一套独特的芦笙舞蹈,芦笙舞蹈成为中华舞蹈文化的重要一支。苗族妇女穿着盛装,佩戴精美的银饰,以大为美的银饰,呈现出幸福之美,展示了精巧绝伦的民族工艺技术。
同时,从苗年节的节俗内容看,竞技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节日文化活动,需要参赛者奋发上进,团结协作,从而使竞技活动常办常新。时至今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甚至衍生出“村BA”“村超”等竞技体育活动。
促进民族交流交往
苗年文化历经漫长的历史积淀,不仅保持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依然灿烂多姿的苗族文化。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主要居住于山区,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交通不便,住所相对较为分散,因此各苗寨之间平日交流较少。应运而生的苗年节在很大程度上建构起了苗族民众彼此交往的桥梁,增强了民族向心力。
历史上黔东南地区的苗族长期以来以糯米为主食,该地区也形成了历史悠久的“糯禾文化”,在苗年节期间,用蒸熟的糯米“打糍粑”作为一项象征性的节日传统习俗,流行于黔东南地区。贵州省各地区在佳节来临之际兴起“打糍粑”习俗,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苗族苗年文化的影响,
这也深深体现了生活于不同地区的各民族,彼此之间不是毫无联系的,相反他们都属于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在长时期的交往过程中,各民族都在不断学习彼此的文化,小到饮食、服饰文化,大到学习对方的精神文化。这些友好的交流,拉近了民族之间的距离,使各民族融合为一个整体,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苗年文化助推民族交流交往,使各民族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传承与保护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节日的期盼心情已经逐步淡化。走出苗寨的年轻一代过苗年时也不回家,这样苗年的节日气氛大为减弱,导致整个苗年的传统节俗趋于衰微,亟待保护振兴。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苗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8年6月7日,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活动
雷山苗年文化周
贵州雷山苗年文化周是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雷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民俗文化旅游类节庆活动,自2003年举办首届以来,每年11月举办一届。雷山是中国苗族文化的中心,当地的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仍传袭着远古遗风。文化周期间,有民族歌舞大联欢、民族服饰表演、苗族情歌、酒歌、飞歌、芦笙、民族服饰展览、原始生态游、斗鸟、斗牛等民间民俗活动。苗族同胞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把游客带入了浓烈的节日气氛中。
参考资料
苗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3-11-26
苗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26
..2023-11-18
传承千年的苗年节|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2023-11-26
苗族芦笙舞.中新网.2023-11-26
苗族飞歌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11-26
苗族斗牛习俗.贵州数字出版云村寨平台.2023-11-26
目录
概述
节日简介
历史沿革
活动与仪式
芦笙舞
鼓藏节
苗族飞歌
苗族斗牛
节日习俗
文化内涵
维系民族特征与认同感
传播与展示苗族文化的载体
促进族内团结统一
价值与影响
丰富民族文化
促进民族交流交往
传承与保护
传承状况
传承保护
相关活动
雷山苗年文化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