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由中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蚌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华谊星海影视公司联合投资拍摄,北京盛世观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导演
杨子,主演朱纹萱、依克桑·塔依尔,制片人王淑梅,特别出演
伍宇娟、吴秀君。
《娜娜》由朱纹萱饰演的
王燕娜在得知
维吾尔族少年毛兰江身患绝症后,自愿无偿捐肾,却历经社会各种矛盾,经受复杂的心理反思……感人肺腑的人间深情,民族团结的生动典范。
电影讲述了
汉族姑娘王燕娜在了解到维吾尔族少年毛兰江被查出患有急性肾衰,生命危在旦夕,必须立即做换肾手术,而他家中所有直系亲属都不符合换肾标准的情况后,隐瞒了家人,辞去临时工作,主动提出无偿捐献肾脏的请求,之后努力劝说父亲同意自己对毛兰江的帮助,成功完成手术的故事。
2007年3月,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18岁
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被诊断患有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尿毒症和
慢性肾脏病等重病。经多家医院诊断,只有换肾才能挽救生命。毛兰江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吾买尔是自治区农业干部学校的汉语老师,母亲
阿孜古丽是学校的护士。经医院检查,父亲
血型不符、母亲患有慢性肾炎,其他家属也因为种种原因不符合捐献标准,毛兰江只好依靠每周四次的透析勉强维持生命,而昂贵的医药费很快花光了这个家庭30万元的积蓄。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毛兰江父母卖掉了房子。“我当时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毛兰江的遭遇。报道说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大男孩,喜欢打篮球看NBA,还曾经让父母送钱到学校给没钱回家的同学。这么好的孩子得了这种病真是太可怜了。我想试试,看能不能为他捐肾。”王燕娜说。虽然配型吻合了,但
王燕娜的捐肾请求被医学院伦理委员会的第一次审查会议拒绝了。伦理委员会认为王燕娜太年轻,还没有结婚,捐肾的想法可能出于一时冲动,希望王燕娜再回家仔细思考。王燕娜的家人也不同意她的做法。然而王燕娜的勇敢和坚持打动了身边的人,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最终允许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跨民族、非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
08年3月27日上午,王燕娜和毛兰江被一起推进了。手术室外,两位父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是难料的命运和无私的大爱把这两家人从此紧紧连在了一起。两个多小时后,
王燕娜和毛兰江被一起推出来了。手术非常成功。从此,这个
维吾尔族弟弟的身体里有了
汉族姐姐的健康肾脏在工作。
《娜娜》于2012年4月17日晚在
兰州交通大学成功举办了电影首映式,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电影主演及《娜娜》人物原型王燕娜同时参加仪式。
自治区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孙新刚说,
王燕娜无偿捐肾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优秀品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青春之歌。王燕娜是民族团结的模范,也是道德建设的楷模,值得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这是高新区长期坚持民族团结教育的丰硕成果。他代表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向王燕娜表示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王燕娜及其父母和全家表示崇高的敬意。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彬说,王燕娜年仅24岁,她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为挽救一个原本素不相识的
维吾尔族学生毅然无偿捐献了自己的一个肾脏,这对任何人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她的行动非常感人。她为高新区树立了一个可贵的民族团结典范。这也以无可否认的事实说明,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深入人心,新疆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里互相帮助,其乐融融,谁也离不开谁。
王燕娜用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书写了民族团结的感人篇章,体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和当代青年的优秀品质。
《娜娜》是充满冲突的——一个家境平凡的26岁临时工、社区自愿者,一个身患重病的18岁
维吾尔族少年,两人之前毫无关系,也相互不认识,主人公娜娜却坚持提供援助。再加上一系列社会现实的缩影式投射,尤其是人们对无偿捐赠的望而却步的态度,使得主人公与思想作斗争的舞台空间被拓展得纵深感极强。男朋友的抛弃,父亲的劝阻,最终却令娜娜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打动了深爱自己的父亲--------其间电影将主人公内心的发展历程抓的丝丝入扣,表现的刻骨铭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