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惜的羊,仅5000只。倭岩羊在世界上更是稀有少见,是世界羊家族中最晚被命名的一种羊,也是世界最濒危动物之一,而且它只分布于我国的
四川省和
西藏自治区之间的
金沙江两岸,是我国的特有动物。
倭
岩羊是我国特产动物,体长100一110厘米,尾长16一18厘米,体重35一45
千克。雄兽角粗大,自头顶略向两侧伸出,角尖向后微向上。两角内侧各具一明显的纵棱,在基段较直,近角尖微向外侧扭转。雌兽角短小较直,纵棱几乎不向外侧扭转。角从基部至尖端向外扭转约180°。体毛较短,冬季为银灰色,夏季呈褐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白色。雄兽从口鼻部到额部具暗褐色纵纹。
早在30年代,外国人在我国境内野生动物考察时,曾在
四川省西部(原
西康省)
金沙江东段巴县境内获得这种动物标本,虽然它在形态上与通常所见的个体较大的
岩羊不大一样,但那时可能以为它们是岩羊的亚成体而未引起分类学家的重视。直到1963年,霍尔坦诺思重新查看了“躺”在博物馆里长达20余年的标本,发现这种岩羊与广布于
青藏高原各高大山脉的岩羊是有差别的。即Pseudoisnayaurschaeferi.但仍然认为这两者是同一物种,只不过把前者命名为较大岩羊的一个
亚种罢了。此后又过了10多年,到了1997年,
澳大利亚动物学格鲁夫斯再经仔细对比研究,终于认定巴塘的
岩羊应是另外一个物种,同时把学名更改为Pseudoisschaeferi。作为一个独立种,现在得到学者们的认可,其中文名称叫做
矮岩羊,外国人称它为小蓝羊(因被毛带有蓝灰色调),而那种较大的岩羊则叫大蓝羊,以示区别。
据1990年吴毅、蔡昌平等调查,倭岩羊活动于海拔2400m至4600m之间的干热河谷、高山栎林、杜鹃云杉林、亚高山灌丛云杉林和高山灌丛
草甸。最喜食的植物有
黄精、小管草等12种;喜食植物有小黄菊、星状凤毛菊等25种;较喜食的植物有
獐牙菜、
龙胆等8种;偶食的植物有
醉鱼草、旱蕨等8种。黄昏要到比较固定的地方去饮水,冬季舔冰或食积雪。每年6-8月还有到固定地点去舔食盐分的习性。群居性,少的仅3-5只,一般为7-35只,聚集群常在50只以上,多见于冬季。11月发性交配,孕期约6月,于4-5月每胎产1仔。主要天敌有
雪豹、豺、狼,雕和等
福特猛禽袭击幼仔。
社群密度常受猎杀强度的影响,严重猎杀地区密度为0.5-1只/平方公里,一般为1-2只/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50000平方公里,总数估计约7000只左右。据吴毅、蔡昌平调查(1978-1988),1-2岁个体约占45%,3-6岁约占38%,7-8岁约占17%。种群结构为增长型,在成年个体中
雌性较多于
雄性,繁殖潜力大,从幼体到亚成体的存活率高达71-85%,故只要保护有力,
种群容易恢复。
当地猎民随意猎杀,利用其皮张坚韧制成毛皮褥,当地还将角锻烧后刮用其焦粉作药用。猎民常埋伏于饮水径猎杀,或于晨昏到山岩进行伏击,或追猎殿后的雄性强壮个体,以致大部分布区密度每况愈下,种群结构在3岁以上的雄兽性比逐渐减少,8岁以上的雄性个体极少。据猎人讲,
巴塘县以前种群数量大,集群可达36只,一般为10只左右,而现在因大量捕杀,一般一群仅3-5只,在
白玉县一般也仅5-8只,雄体和壮年大个体很少见。由于过度猎杀,使
种群很少有活到壮年和老年的个体。饲养情况 迄今尚无任何动物园展出过,当地亦无捕捉驯养倭
岩羊的习惯。
本世纪50年代矮岩羊在白马雪山保护区内半山腰以下的
金沙江沿线数量很多,但至70年代,由于人类破坏和侵占其生境以及大规模的捕杀,矮岩羊在这一地区基本绝迹。
分布区呈“孤岛状”,且与班羚同域分布,两者竞争性很强,而
斑羚的种群数量要比
矮岩羊多一倍而达200只左右,且带幼仔的比例明显比矮岩羊多。估计矮岩羊生态上可能处于劣势。
罗尼神山位于白马雪山保护区中心,其周围有10多个自然村,入冬后,牛羊等家畜一般都放养在罗尼神山中。许多灌木被啃死,草坡退化呈裸土,
矮岩羊的适栖生境每年逐渐在缩小。矮岩羊
种群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
一些喇嘛庙附近山谷,或为群众视为“神山”的局部地方,宗教和乡规民约的沿袭而保护较好。在国家公布的保护名单中只有
岩羊,
四川省主管部门根据其数量稀少,破坏严重,已将其列入省级的重点保护名单。
倭岩羊数量少,分布狭窄,作为一个有效的种,理应列为国家 I 级保护动物,在
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灯笼建立倭岩羊模式产地自然保护区。同时有必要开展野外调查,确定其种群现状和分布,以利重点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此之前,不宜开展商业性的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