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镇地处大姚县城东部,属坝区,距县城36公里,地处东经101°22′--101°38′,北纬25°33′--25°44′之间,东邻
元谋县新华、
牟定县戌街,南接
姚安县适中,与三个县八个乡镇接壤。是彝族左脚舞的发源地之一,曲目繁多,民族底蕴浓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龙街位于
大姚县县东南部,素有大姚“东大门”之称,属坝区。全镇国土总面积360平方公里,山区占68%,辖8个村(居)委会,13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5511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36.67%。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养殖业和打工收入为主,是一个坝区与山区并存的农业镇。2013年9月,龙街撤乡设镇,正式更名为龙街镇。2014年7月,龙街镇被列为
全国重点镇。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龙街与三县六乡镇接壤(东邻
元谋县县新华乡、
牟定县戌街乡、
蟠猫乡,南接
姚安县适中乡,西接
金碧镇,北邻
赵家店镇),距大姚县城34公里,距元谋县城58公里,元(元谋)大(大姚)公路横贯全境;距元(元谋)双(双柏)高速公路2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二是光热条件较好。龙街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550米,最低海拔1640米,属干热河谷气候,光热条件较好,气候温热,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4.7℃,平均霜期40天。三是产业发展迅猛。全镇有耕地26834亩,其中水田18783亩,旱地8051亩。龙街特有的“热坝”气候和相对充沛的水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一直以来都是远近闻名的粮烟大乡。近年来,随着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转变,土地规模化流转步伐加快,核桃、
花椒、
葡萄、
金丝小枣、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迅猛发展,产业亮点频现。四是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金、铜、铁、煤、云母、
石英砂、
花岗石等。全镇有小(一)型水库3件,小(二)型水库7件,大小坝塘112件,水池水窖2218件,正在修建的
红豆树中型水库是全县最大的水库。五是民族文化厚重。龙街作为
彝族人民的集居地,彝族文化得到了较好地传承和发展。彝绣、泥塑、小乐器制作、彝家
米酒酿制等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沁人心脾。龙街还是彝族“左脚舞”的发祥地之一,“左脚舞”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曲目繁多,民族底蕴浓郁。“太子会”是龙街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全县十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结合镇情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着力打造三张名片。一是优质粮烟之乡。龙街是全县的优质粮烟主产区,是最早实施现代烟草农业的乡镇之一,近10年来,
烤烟产量均保持在百万公斤以上,产量、均价一直走在全县前列。龙街还是
大姚县的重要“粮仓”,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种植连创
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产历史,龙街“大白豆”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全县乃至全省、全国的优良蚕豆品种之一,“滇龙溪”牌大米、“龙福”牌早青蚕豆都是龙街叫得响的农产品自主品牌。二是特色果蔬之乡。近年来,龙街镇紧紧抓住县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核桃、
花椒、中药材等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高原特色高效节水农业。截至目前,全镇累计种植核桃7.8万亩、花椒2.8万亩、
葡萄2260亩,2014年种植续断、
天门冬、小白、三七、
桔梗等中药材2000亩,种植石头番茄、甜脆豌豆、太子椒、香葱等特色蔬菜2500亩,特色果蔬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三是民族文化之乡。龙街人杰地灵,民风古朴,龙街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龙街镇依托彝族左脚舞、彝歌彝调、彝族刺绣、彝家米酒等民间民族文化,以民族传统节日“太子会”为载体和窗口,大力挖掘保护弘扬民间民族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2021年,
大姚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公报,龙街镇常住人口155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