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曼,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双簧气鸣乐器。民间又称皮皮、毕毕、巴拉曼皮 皮。汉文史籍中曾译作巴拉满。
巴拉曼,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双簧气鸣乐器。民间又称皮皮、毕毕、巴拉曼皮 皮。汉文史籍中曾译作巴拉满。它还有芦笛、芦管之称。流行于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各地,尤以南疆和田、
麦盖提县、
莎车县,东疆善、
吐鲁番市等地最为盛行。
关于巴拉曼的起源,民间有着不同的传说。据
和田县著名民间艺人、巴拉曼演奏家白克力·吐尔地讲:他的已故老师热黑木·麦梯库万告诉他,古时候,虫子把芦苇咬了一个洞,经风一吹,发出好听的声音。后来就有人割下有洞的芦苇,用嘴吹起来,也很好听,管上端的芦簧吹嘴,是受孩子玩的柳笛的启发改进的,巴拉是
维吾尔语孩子之意,巴拉曼意即孩子的玩具。另一种传说是:从前有个牧人,随手折了一根芦苇,当他挥动苇杆赶羊时,听到了发出了呜呜的声音。后来他拿一段芦苇,并在苇杆上钻了几个小洞,用手指分 别开闭洞眼,竟发出了高低不同的
乐音。后经人们不断改进,才成为今天的巴拉曼。
历史悠久。巴拉曼是古代的,早在
西汉就已流传在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
拜城县 一 带),在公元3世纪开凿的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中的壁画上,就绘有吹奏巴拉曼的图像。东晋末年,巴拉曼由“丝绸之路”随龟兹乐东传中原。后经世代流传,
清代成为宫廷乐器之一。清《 皇朝礼器图式》将其列入“回部乐”。《
清史稿》(卷一一)载:“巴拉满,木管,上敛下 哆,饰以铜,形如头管而有底,开小孔以出音。管通长九寸四分,七孔前出,一孔后出,管上 设芦哨吹之。”今日形制与记载稍有不同。
现在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民间流行的巴拉曼(图),仍保持着古老的形制。管身苇 制,是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旱芦苇制作而成,管体质地坚韧,管长28厘米~34厘米,尾端外径1.2厘米、内径0.8厘米,管壁厚0.2厘米。管的上端削薄压扁后成为
双簧簧片吹口,簧片 部分 长约4厘米,为使双簧哨片不致变形,簧哨下方还用两根竹片或木片夹住、用绳捆紧,夹片 两端系以红色绸带为饰。所以巴拉曼的上端呈十字形。管身中下部的正面,开有八个正方形 按
音孔,各孔长、宽均为0.7厘米,孔距均为1.8厘米。
演奏时,管身竖置,双手持握巴拉曼,右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一、二、三、四孔,左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五、六、七、八孔。口含管首簧片吹奏,用气要均匀、饱满、连贯。巴拉曼多为民间艺人自制自用,各种
彩调剧的都有,口含簧哨深浅不同,也可改 变筒音的音高,演奏不同调子的乐曲。常用于
独奏、合奏或伴奏,在民间乐队中,多使用筒 音为d1的巴拉曼。维吾尔地区专业文艺团体中使用的巴拉曼,多用木管或竹管制作,并已 改用
唢呐哨为吹口,可以随时调整音高,管身正面开六或七个圆形按
音孔,其音律与其他民 间乐器相近,用于乐队合奏极为方便。筒音为c1的巴拉曼,其音列为:c1、d1、e1 、f1、g1、a1、bb1、c2、d2,
音域近两个
八度。巴拉曼发音明亮,音色 柔和、优美,富有较强的表现力,最擅长演奏抒情性、歌唱性的曲调,常用于
独奏“十二木 卡姆”中的散序、
器乐间奏曲、
民俗音乐或歌舞音乐片断,是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民间乐队中 最富有特色的吹奏乐器。用巴拉曼合奏或伴奏,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尤其在南疆
和田地区 的“
木卡姆”伴奏中,已成为离不开的乐器。较著名的独奏曲有《
牧羊人之歌》、《木夏乌热克“木卡姆”》(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