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高原
亚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带
伊朗高原(英语:Iranian 高原波斯语:فلات ایران),又称波斯高原(Persian plateau),位于亚洲西南部,自小亚细亚半岛东部和高加索一直延伸到南亚次大陆旁遮普省(Punjab)平原西部的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介于帕米尔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之间。其北邻里海、图兰平原(Turan Plain)、兴都库什山脉和厄尔布尔士山脉(Elburz Mts,Alborz Range),南滨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东缘以苏莱曼山脉(Sulaiman Range)为界,西南缘是扎格罗斯山脉(Zagros Mts),总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伊朗高原东西长约2500千米,南北宽约1500千米,平均海拔900~1500米,主要包括伊朗中部和东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西部。
伊朗高原经历了古特提斯、新特提斯、新生代板块汇聚等构造演化过程,约3500~2000万年前在阿拉伯欧亚大陆碰撞后开始形成,至新近纪中新世期间形成大量褶皱山系和陷落盆地,最后成为周缘被山脉围限、内部被断裂切割的闭塞山间高原。高原内部地势起伏和缓,其间盐沼、荒漠广布,主要分布有卡维尔(Kavir)盐漠、卢特沙漠(Lut)和雷吉斯坦(Registan)戈壁大漠等。除高原西部和沿海地区为地中海型气候外,伊朗高原大多数地区均属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旱、炎热,并具高山气候垂直变化特征。
据考证,伊朗高原在旧石器晚期有古代亚洲人广泛活动。公元前3000年前后,高原西南部的埃兰人(Elam)在胡泽斯坦地区建立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代末,雅利安人沿里海两岸进入伊朗高原,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形成波斯人。公元前678年,米底王国(Media,前678年~前553年)成为伊朗上第一个由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公元前550年,波斯人建立的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成为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史称波斯帝国。其后,伊朗高原历经诸多统治者。至21世纪,伊朗高原上的国家大多奉伊斯兰教为国教。截至2023年末,伊朗高原共有世界遗产17处,其中15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处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从公元前500多年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都城遗址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到十九世纪的格列斯坦皇宫(Golestan Palace),大量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构成了伊朗高原上的诸多风景名胜。
位置境域
伊朗高原因伊朗而得名。“伊朗”(Iran)在1935年前被西方称为“波斯”(Persian),源于“雅利安”(Aryan),即“雅利安人的国家”之意,“雅利安”意为“光明”“高贵”。1935年,巴列维伊朗(Pahlavi Dynasty)开国之君礼萨·汗(Reza Shah)更国名为“伊朗”。伊朗高原地处西南亚,地理坐标为25°~40°N,50°~70°E,自小亚细亚半岛东部和高加索一直延伸到南亚次大陆旁遮普平原西部的兴都库什山脉,介于帕米尔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之间。其北邻里海、图兰平原、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脉,南滨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东缘以苏莱曼山脉为界,西南缘是扎格罗斯山脉脉。伊朗高原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东西长约2500千米,南北宽约1500千米,平均海拔900~1500米。伊朗高原主要包括伊朗中部和东部、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西部地区,其中大部分(约155万平方千米)在伊朗境内。
成因
伊朗高原地区在前寒武纪主要发生了火山沉积作用及随后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以片麻岩、浅粒岩和混合岩为主的深变质岩系,其中,中-新元古界分布于南部扎格罗斯山脉、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卢特沙漠。之后该区域经历了古特提斯(Paleo-Tethys)、新特提斯(Neo-Tethys)、新生代板块汇聚等构造演化阶段。阿拉伯帝国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汇聚最终奠定了现今的地质地貌格架,塑造了周缘被山脉围限、内部被断裂切割的伊朗高原。GPS数据显示现今阿拉伯板块仍以~22毫米/年的速率向北运移。
高原地区以浅海相、潟湖相和陆相沉积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火山喷发以及较大的褶皱构造变动,仅有平缓的升降运动,沉积作用基本是连续的,横向变化不大,但岩层厚度较大,一般为3000~4000米,其中以中部的塔巴斯(Tabas)岩层最厚,达8000米,属于地台型盖层沉积性质。
晚三叠世形成伊朗微板块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次大陆的图兰板块发生碰撞,然后拼贴在欧亚次大陆的南缘,形成一条相当于由现今伊朗北部的科佩特山南侧至里海南岸一带的北伊朗缝合带,并伴有晚古生代的蛇绿岩残片。约一亿多年以前,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学说,当时南半球一块大陆逐渐向北漂移,与亚欧大陆发生碰撞与交融。晚白垩世中、北部地区再度沉陷于海洋之中,接受碳酸盐岩沉积,局部还伴有中酸性火山喷发与岩浆侵入活动。同时,东部地区围绕现今的卢特高原形成了卡维尔、纳因-巴夫特(Nain-Baft)和捷詹河三条环形深大断裂,并伴有深部岩浆侵入活动。
始新世中期,受阿尔卑斯早期构造活动影响,中部地区发生规模较大的中性-中酸性火山喷发与侵入活动。岩浆活动时间可延续到早更新世。约3500~2000万年前,阿拉伯-欧亚大陆发生碰撞,高原开始形成。新近纪中新世,形成大量褶皱山系和陷落盆地。由于高原的变形和隆升主要集中于南部碰撞前缘的扎格罗斯造山带和北部边界的厄尔布尔士和科佩特(Kopeh Dagh)造山带,高原中部被一系列大型南北向走滑断裂分成若干块体,中部的卢特沙漠(Lut)块体与锡斯坦(Sistan)缝合带和西部高原的流变性差异造成卢特块体东、西走滑断裂。约1700万年前,阿拉伯板块亚洲大陆的陆-陆碰撞加速了亚洲南缘的隆升,阻隔了伊朗中部的陆缘海与特提斯海峡的海水通道,导致伊朗中部海水退出;随着东南极冰盖扩张导致的全球海平面自晚中新世以来的持续下降,约1200万年前,特提斯海峡最终关闭。
地理特征
气候
伊朗高原内陆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无酷寒;西部接近地中海型气候;高原南缘属热带荒漠半荒漠气候,干燥、炎热;高原西缘属地中海型气候,冬雨夏干。高原各山地属高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气温
伊朗高原全年最冷为1月,最热为7月。高原内陆1月平均气温5℃~8℃,7月平均气温30℃~32℃。南部夏季低地温度为30℃~32℃,最高为40℃~50℃;冬季温度为5℃~10℃。高原南缘最热月气温30℃~39℃,绝对最高温度55℃以上,夜间可降至0℃,年较差18℃以下,日较差35℃~40℃。
马什哈德市(Mashhad,1005米)冬季平均最低气温-8°C,夏季平均最高气温42°C;德黑兰(Tehran,1191米)冬季最低温度 3°C,夏季最高温度37°C;伊斯法罕(Isfahan,1569米)年均气温16.7°C,冬季平均最低气温1.7°C,夏季平均最高气温35°C;阿巴丹8月最高气温44.5℃。另外,德黑兰夏季月均温度超过30℃的时间为1个月,布什尔(Bushehr,14米)为3个月,阿巴丹(Abadan,3米)为5个月(5~9月)。
喀布尔(Kabul,1803米)年均气温4°C~20°C,1月平均气温-0.7℃,7月平均气温23°C;坎大哈(Qandahar,1005米)年均气温11°C~27°C,1月平均气温6.3°C,7月平均气温31.5°C;赫拉特(Herat,964米)年均气温9°C~24°C,1月平均气温6.3°C,7月平均气温31.5°C;杰曼(Chaman,1314米)年平均气温19.2°C,1月平均气温6.3°C,7月平均气温31.5°C。
降雨
伊朗高原年均降雨量为100~400毫米。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冬春有一定降水,比东部稍多。其中厄尔布尔士山地和扎格罗士山地北坡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里海沿岸拉什特(Rasht)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高原内陆年均降雨量120毫米或更少;克尔曼克尔曼)年均降雨量100.6毫米;锡斯坦(Sistan)地区和卡维尔(Kavir)沙漠年均降雨量50~70毫米。喀布尔年均降雨量312毫米;坎大哈年均降雨量191毫米;赫拉特年均降雨量239毫米。全年降雨量的75%集中在1~4月,喀布尔春雨占年雨量的66%,布什尔冬雨占比66%。高原中部年降雨为单峰型,克尔曼年雨量最多月份在1月,伊斯法罕为11月;其它各地年降雨为双峰型,波斯湾沿岸附近主峰为1月或2月,次峰为11月;德黑兰主峰为1月,次峰为10月。
其它气候特征
伊朗高原冬季盛行东北风,仅地中海沿岸有极锋和气旋活动;夏季为低气压区,从非洲大陆吹来的风水汽不多,从地中海吹来的西风具信风性质,均不易产生降水。高原空气湿度地方性影响明显,布什尔夏季(6~9月)相对湿度约60%,克尔曼同期相对湿度有时低至8%。高原冬季多雪,最大降雪量在西部和北部山区,其中各地年均降雪日数:马什哈德市11.1日、德黑兰8.5日,设拉子(Shirāz,1491米)4.3日、克尔曼1.5日、伊斯法罕7.8日。
地质
构造
伊朗高原位于特提斯构造带中段,东邻图兰块体,北靠南里海块体(古特提斯洋残存部分),西北与安纳托利亚板块相连,西南为阿拉伯板块。伊朗高原可划分为扎格罗斯褶皱带、厄尔布尔士-科佩特褶皱带、伊朗新生代活动带和兴都库什山脉四个构造单元。
扎格罗斯褶皱带
扎格罗斯褶皱带位于伊朗高原南-西南部,其基底为前寒武系,为阿拉伯板块的一部分,新生代受阿拉伯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影响,发生褶皱逆冲变形,发育“鲸背式”褶皱构造。扎格罗斯褶皱带与北部伊朗新生代活动带以扎格罗斯蛇绿岩带为界,两者呈由北向南的推覆构造关系。扎格罗斯造山带构造格架自南西向北东依次为:扎格罗斯褶皱冲断带、萨南达杰-锡尔詹(Sanandaj-Sirjan)岩浆变质带、乌尔米耶达克塔尔(Urumieh-Dokhtar)火山岩浆带和伊朗中部地块。
厄尔布尔士-科佩特褶皱带
厄尔布尔士-科佩特褶皱带位于伊朗高原的北部,其中,科佩特褶皱带南以厄尔布尔士缝合带与伊朗新生代活动带为界。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南两侧均发育若干东西向断裂带,山脉两侧山前形成一系列串珠状洪积扇群;北侧山前坳陷地带形成南里海第三纪次盆地;南侧西部形成中伊朗前陆盆地,南侧东侧形成马什哈德市(Mashhad)盆地。科佩特山脉南北两侧发育科佩特山前冲断带等断裂带,山前坳陷地带形成一系列串珠状洪积扇群;北侧形成卡拉库姆(Karakum)盆地;南侧形成阿特拉(Atrak)河谷及西土库曼斯坦(Turkmenstan)次盆(为南里海盆地组成部分)。
伊朗新生代活动带
伊朗新生代活动带位于伊朗高原中部地区,是特提斯陆块群的组成部分,具古老基底。始新世初期该区发生强烈中性-中酸性岩浆喷发与侵入活动,并叠置在中生代沉积岩层之上,岩浆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空间分布上主要受区域断裂带控制,形成了3条主要火山石(次火山岩)带。南部的乌尔米耶巴兹曼(Umich-Bazman)火山岩(次火山岩)带和北部厄尔布尔士火山岩(次火山岩)带受NW-SE向断裂控制,卢特火山岩(次火山岩)带受卢特高原周围三条环形断裂控制。
兴都库什山脉
兴都库什山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地区,山脉北南两侧分别发育兴都库什西部走滑断裂带和南部走滑断裂带,并以明显断裂方式由高山降至平原。北侧在古生界变质岩基底上形成阿富汗-塔吉克族(Afghan-Tajiki)再生前陆叠合盆地,并在山前沉积新生代新近系-第四系巨厚的磨拉斯(molasse formation)建造,形成一系列串珠状洪积扇群和大致东西向条带状连片相对平坦地带;南侧在中元节古界高级变质岩基底上,形成赫尔曼德(Helmand)盆地,并在山前沉积新生代新近系-第四系巨厚的磨拉石建造,形成一系列串珠状洪积扇群和马蹄形大致东南-西北向条带状连片相对平坦地带。
地层与岩石
伊朗高原第四纪火山石分布广泛, 高原边缘至内部广泛出露蛇绿岩(Darrehanjir)和岩浆岩。
扎格罗斯褶皱带
扎格罗斯褶皱带位于伊朗高原南-西南部,其盖层以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为特点,特别是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浆活动比较微弱,盐丘底辟构造十分发育。本区域最常见岩石为中生代和古生代石灰岩页岩岩石。
中部地块
伊朗高原中部地块西缘的萨南达杰-锡尔詹(Sanandaj-Sirjan)带主要由中生代变质沉积岩系和侵入岩体组成。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浅色花岗石、正长花岗岩等,侵入到周围变质岩中,或被新生代地层不整合覆盖,沉积盖层主要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大面积出露的是白垩纪大理石白云岩,并以发育中生代岩浆变质岩著称;新生代岩体也有出露,主要可分为始新世中新世两期。南北两侧发育有蛇绿岩。奥陶纪早石炭世时出现一次较大沉积间断,即晚石炭世地层不整合覆盖到寒武纪地层之上,随后沉积的二叠纪地层中夹有少量玄武岩,仅局部地区出露。
伊朗高原中部地块西部乌尔米耶达克塔尔(Urumieh-Dokhtar)带主要为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可分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三期。其中始新世分布范围最广,由大面积火山石和少量花岗石组成。火山岩以玄武安山岩为主,碱性熔岩在西北部大面积出露,其他地区小露头,沿大型断层零星出露。
伊朗高原中部地块中-东部由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显生宙以来沉积地层组成。发育有新元古代早寒武世、三叠纪侏罗纪始新世四期岩浆活动。其中,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地块中部和西北部,为一套钙碱性安山岩英安岩及伴生侵入体,侵入岩以英云闪长岩为主,呈脉状、岩株状,与围岩整体构成杂岩体;三叠纪花岗石主要分布在地块中部和东北部,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呈岩株、岩脉状侵入到晚古生代变质复理石带中,一般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侏罗纪岩体主要出露在地块东缘,呈岩株、岩脉状侵入到变质杂岩;始新世岩浆岩包括玄武安山质火山石和相关侵入体,遍布本区域,火山岩一般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从闪长岩花岗石均有出露。
东部地块
伊朗高原东部兴都库什山脉脉及其衍生山脉是古生代岩石或更古老的岩石地带,板岩页岩石英岩构成核心,中生代地层和第三纪地层覆盖其上,并有花岗岩地层侵入。其北侧分布着从白垩纪到古新纪的碳酸钙和沙石地带,其上覆盖黄土层;南侧有一个辽阔的白垩纪和古新纪地层带,向南延伸排列着欣凯断层、杰曼断层和花岗岩侵入断层,西部尽头约有6万平方千米的火山沉积层。法拉-坎大哈一线向南为新生代第四纪沉积物,泥沙、砾石、黄土混合其中。
伊朗高原东南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相邻的蒂里杰米尔峰(Tirich Mir)之西主要为一套古元古代片麻岩、结晶片岩大理石组合,属前寒武系欧亚板块基底地层。中生界沿苏莱曼山和吉尔特尔山(Kirthar Mountains)一带最发育,其中三叠系以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夹砂岩及薄层页岩,厚320米;中-下侏罗统下部为砂岩、粉砂岩,上部为灰岩夹页岩,厚度大于1100米;下白垩统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夹薄层页岩,厚260米;上白垩统以灰岩为主,厚度大于200米。新生界分布较广,古近系广布东南缘俾路支地区(Balochistan)。
地形地貌
概述
伊朗高原由南北两侧边缘山地和夹于其间的山间高原与盆地构成。南部边缘山地平均海拔约3000米,北部边缘山地平均海拔约3300米,最高峰为兴都库什山脉蒂里杰米尔峰(Tirich Mir,7640米);高原周边在波斯湾里海沿岸有狭窄平原,其中波斯湾沿岸平原海拔小于0.5米,里海沿岸低于海平面20米;高原除厄尔布尔士山脉扎格罗斯山脉等向风多雨山地有森林外,其余均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西南部扎格罗斯山脉及库赫鲁德(Kuhrud)山脉、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东北部科佩特(Kopett)山脉、东部加恩(Kane)-萨哈德(Sahad)山脉和东南部莫克兰(Mocran)海岸山脉围合成一个巨大盆地,呈西北东南走向;高原内部地势起伏和缓,有卡维尔盐漠、卢特沙漠、雷吉斯坦沙漠、哈兰(Kharan)荒漠等盐沼、戈壁、荒漠广布,其荒漠地貌特征大多由层状冲刷风化物(砾岩)水平堆积成宽的平原构造。高原中部平均海拔约1000米,最低处海拔56米,位于卢特荒漠,亦为伊朗高原最低处。同时,加恩山脉与兴都库什山脉、苏莱曼(Sulaiman)-吉尔特尔(Kirthar)山脉、莫克兰海岸山脉、中莫克兰岭(Central Mocran Ridge)在高原东南部围合成锡斯坦盆地及俾路支斯坦(Balochistan)盆地。
伊朗高原在地势上相对封闭且占据高地,但其各方向均有一出口。东为开伯尔山口(Khyber Pass),可通印度河平原;北有马什哈德市(Mashhad),可进入图兰低地;南有阿巴斯港(Bandar Abbas),可连波斯湾;西有哈马丹(Hamadan),可进入两河流域。按自然特征可将其划分为扎格罗斯地区、内陆荒漠盆地、里海沿岸地区、伊朗霍拉桑(Khorasan)地区和东伊朗地区。
扎格罗斯地区由自西北地带向东南、沿两河流域河谷延伸平行的山岭地区组成。其中,西北地带降雨量较多,形成众多发育良好的河流与河谷地区,河流大多发源于扎格罗斯山脉,汇入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南部卡伦河(Karun River)冲积形成伊朗最大的冲积平原胡泽斯坦(Khuzestan)平原。在地理上,该地区既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的一部分,又是伊朗高原的延续部分。
内陆荒漠盆地又称中央荒漠盆地,位于扎格罗斯山以东,厄尔布尔士山脉以南和卡维尔盐漠之间。中央沙漠地区平均海拔700~1000米,其东南部的纳马克盐湖(Namak Lake,Salt Lake)海拔300~400米;中部有卡维尔沙漠,面积32万平方千米,其间分布着一些沼泽、干河床与小湖泊;东南部为卢特荒漠,面积5.18万平方千米。沙漠荒无人烟,气候恶劣,干早少雨,几乎不生长植物,只有少数低地上生长有稀疏的灌木丛
里海沿岸地区是一条狭长地带,厄尔布尔士山将其与伊朗高原其他地区隔开。其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西部是塞菲德河(Safid River)冲积三角洲,长百余千米,宽40多千米,为水稻种植中心;东部是阿特腊克(Atrak)河和戈尔甘河(Gorgan River)冲积平原,长百余千米,宽80千米,为棉花产地;西北部是厄尔布尔士山脉脉和扎格罗斯山脉会合处,为高原地形,其最高峰萨巴兰峰(Sabalan Peak),海拔4812米。西北山地上有很多陷落盆地,最大的是乌鲁米耶湖(Lake 乌尔米耶)盆地,为天然牧区。
霍拉桑(又译霍拉桑省,Khorasan,Khurasan,Xurasan)地区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北靠科佩特山,西临里海地区,东向东伊朗地区,南濒大漠,大部分地区是干燥的草原和沙漠。该地区地形山脉为褶皱构造,北部山麓北坡雨水充沛,农牧业发达,南坡阿特拉克(Atrak)河谷是当地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通过该地区。
东伊朗地区西接伊朗中部沙漠,东至印度河谷,北以阿姆河谷为界,分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及北部土库曼斯坦(Turkmenstan)、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诸国。其中,阿富汗的赫拉特法拉(Herat-Farah)低地是霍拉桑地区的自然延伸。该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向西和西南倾斜,海拔约1000米,有宽阔干旱的冲积平原、盐湖盆地、低矮的丘陵山脉、大量冲积扇和干燥的沙漠冲积层;往南是赫尔曼德(Helmand)河谷-锡斯坦盆地所组成海拔约500~600米的冲积平原,周围是马尔戈黏土-砾石荒漠(Dashti Margo)和雷吉斯坦沙漠(Registan)组成平均海拔700米的沙漠区。地区南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和伊朗克尔曼省与印度河谷相连,是古代印度河流域与两河流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山地
伊朗高原的南北侧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脉和扎格罗斯山脉起源于法国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山系沿阿尔卑斯山脉通过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insula)穿越土耳其(Türkiye)境内,从南北两个方向延伸至伊朗高原。北支山脉通过小高加索山脉进入伊朗高原,并沿高原北部边缘向东延伸,形成厄尔布尔士山脉,然后穿过阿富汗与青藏高原相连;南支山脉通过土耳其南部进入伊朗高原,在高原西南部形成扎格罗斯山脉后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穿过巴基斯坦到达西藏高原。
扎格罗斯山脉(Zagros Mountains)由阿拉伯板块和伊朗板块碰撞形成,是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构成,大致与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平原和波斯湾平行。其向西北延伸至土耳其东部到伊拉克北部地区,向东南延伸至霍尔木兹海峡,覆盖了整个伊朗高原的西部和西南部。扎格罗斯山脉全长2000多千米,宽约200千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有44座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峰扎尔德峰(Zald Peak)高度4548米。扎格罗斯山脉脉从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开始变成一系列呈东西走向的、不规则分布的小山脉,这些小山脉被称为莫克兰山脉。
厄尔布尔士山脉(Elburz Mts.,Alborz Mts.)位于伊朗高原北部,从东至西将伊朗中央高原和里海分隔开来。山脉从里海西南部开始,沿伊朗高原北部边缘延伸至霍拉桑地区北部。东西总长约1500千米,南北宽100千米,最宽处位于德黑兰北部,约120千米;最高峰为达马万德山峰(Mt. Damavand),海拔5609米,山顶终年积雪。山脉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三部分;其中,中段北部是靠近里海的狭长平原,其山脉阻挡了里海湿润空气南下,导致北麓温暖湿润,南麓干旱少雨。位于里海南缘的希尔卡尼亚森林(Hyrcanian forests)覆盖了厄尔布士山脉北坡底部,为第三纪遗迹。
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 Mountains)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延。其全长约1600千米,宽约320千米,平均海拔约4500米。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斜贯阿富汗,将伊朗中亚分隔开来。兴都库什山始于阿富汗东北角的帕米尔山结,从东到西共分为三段。东段为最高段,从卡兰巴卡山口(Karambar Pass)沿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到多拉山口(Dorah Pass)止,有20多个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峰蒂里杰米尔峰(Tirich Mir)海拔7690米;中段从多拉山口到哈瓦克山口(Khawak Pass),海拔4500~6000米;西段山脉呈扇形向赫拉特城方向散开,逐渐降低为丘陵,海拔3500~4000米,其中萨朗山口(Salang Pass)和希巴尔山口(Shebar Pass)是阿富汗南北通行的重要通道。
苏莱曼山(Sulaiman Range)位于伊朗高原东南边缘,总长700千米,平均海拔3200米,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分界线。其南段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最高峰3700米左右。山地东南坡险峻,陡然降落在印度河平原;西北坡平缓,逐渐延展到伊朗高原上。苏莱曼山有众多山口,其中,兴都库什山脉脉和苏莱曼山脉间的开伯尔山口是伊朗高原和印度河平原之间的重要通路;苏莱曼山脉与吉尔特尔山脉间的博兰山口(bolan pass)是连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重要贸易通道。
荒漠
卡维尔沙漠(波斯语:Dasht-e-Kavir)又称为“卡维尔盐漠”或者“大盐漠”(Great Salt Desert),位于伊朗高原中部,厄尔布士山、霍拉桑山以南区域。沙漠从山地向盆地中部缓倾斜,最低海拔800米,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20千米,总面积77600平方千米,是世界第24撒哈拉沙漠。其地表主要为含盐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卡风化岩石占总面积的60%,中心覆盖着夹杂盐和石膏的黏土壳,岩漠中的沙丘点缀分布在盐湖边缘及残山附近。沙漠气候干旱,少雨雪,但其周围山脉所提供的大量径流足以形成巨大的季节性湖泊和沼泽地。卡维尔沙漠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之一,夏季温度常高达50°C,1月平均温度为22°C,昼夜温差最高可达70°C。
卢特沙漠(波斯语:دشت كوير,Dasht-e-Lout)位于伊朗高原南部伊朗南霍拉桑省(South Khorasan)、亚兹德省亚兹德)、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Sistan and Baluchestan Province)和克尔曼省之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1100千米,是世界第33撒哈拉沙漠。其面积17.50万平方千米,核心区域面积48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最低海拔56米。卢特沙漠气候极度干旱,曾测得地表最高气温70.7℃(2005年),是世界上炎热干旱地方之一。卢特沙漠内没有动物,植物极少,拥有风蚀、石漠、沙丘风积、大规模侵蚀沟、交错水文网、构造洞及盐生等地貌,保存有全球公认标志性的炎热沙漠景观。2016年7月17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锡斯坦盆地位于伊朗高原东部,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常年受极端干旱气候和沙尘暴侵袭。盆地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面积25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00~350米,大体可分为赫尔曼德河流域、哈蒙湿地系统(Hamoun wetlands system)及格蒂泽瑞湖(Lake Gowd-e-Zareh)三大片区,其中,阿富汗西南主要河流都归于锡斯坦盆地;哈蒙湿地是伊朗-阿富汗边界跨界湿地;格蒂泽瑞湖是盆地最低点,为季节性咸水湖,其湖水源于哈蒙湿地溢入并通过蒸发及周边植被覆盖以维持区域水循环。锡斯坦盆地在赫尔曼德河附近分布大面积流沙,南面与马尔戈荒漠、雷吉斯坦沙漠连接。
雷吉斯坦沙漠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地区,位于赫尔曼德河右岸及其支流阿尔甘达卜河(Arghandab River)沿岸,海拔500~1500米,面积4万平方千米。沙漠分布半流动新月形沙丘,沙丘被干河床分割成独立的几个分布区;沙丘形态为纵向沙垄,局部地区新月形沙丘高达60米。
水文
伊朗高原水系以内陆流域为主,大多内陆河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内侧,内流区和无流区约占伊朗高原总面积的2/3。外流河则分布于高原边缘山地外侧,主要有里海水系、波斯湾阿曼海水系。伊朗高原上比较有名的湖泊萨巴里湖、纳马克湖(Namak Lake)等均为内陆咸水湖。
河流
内流水系
伊朗高原的内流水系主要包括赫尔曼德河阿尔甘达卜河水系和捷詹河水系及卡拉季河、加季鲁德河、燕德鲁德河等。其中,扎燕德鲁德河发源于扎尔德库赫山,全长360千米,最终注入位于伊斯法罕市东南140千米处的嘎乌胡尼湿地,是伊朗高原内陆最大的河流之一。
赫尔曼德河(Helmand River)是伊朗高原上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喀布尔西北部兴都库什山脉南部的帕格曼山(Paghman Mountains),自东北向西南相继穿越兴都库什山脉、阿伊边境,最终注入锡斯坦盆地的赫尔曼德湖和萨比里湖,主要支流有卡吉河(Kaj Rud)、特林河(Terin)和穆萨堡河(Rud-e Musa Qala)。该河全长1150千米,年径流量约12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赫尔曼德河是靠高山雪水和冬雨补给的内陆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阿尔甘达卜河全长560千米,流域面积约30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阿尔加斯坦河(Arghastan)、杜里河(Duri)和塔尔纳克河(Tarnak)等。
哈里河(Hari Rud,伊朗称为“Tejen River”)发源于伊朗高原东部的兴都库什山脉西部库赫·巴巴(Koh-e Baba)山区,向西流经富饶的赫拉特平原,向北先后构成阿富汗-伊朗北部边界线和伊朗-土库曼斯坦边界线,最后消失在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Karakum Desert)。哈里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全长1124千米,年均流量约55立方米/秒,流域总面积3.93万平方千米,卡奥河(Kao Rud)是其唯一主要支流。阿富汗拥有捷詹河水资源的40%,伊朗和土库曼斯坦各占30%。
卡尔舒尔河(Kalshour River),也称绍尔河(Shor River)或咸河(Salty River),是卢特沙漠中心唯一的永久性河流。由于流经沙漠地区,矿物质溶于流水中,受强烈蒸发影响,河水酸性很强。
外流水系
里海水系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包括数十条流入里海的大小河流。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厄尔布尔士山脉,其共同特点是水流湍急、落差大、流量小,多为季节河。水量较大的河流有塞菲德河(Sefīd River)、阿拉克斯河(Araz River)、戈尔甘河(Gorgan River)、阿特拉克河(Atrak River)等。其中塞菲德河长800千米,流域面积5.7万平方千米,支流20多条,是里海水系最大河流。
波斯湾-阿曼海水系面积约为42万平方千米,包括80多条大小河流,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9条。该水系河流大多发源于扎格罗斯山脉脉,主要河流有卡伦河(Karun River)、卡尔赫河(Karkheh River)、贾拉希河(Jalahi River)等。其中,发源于扎格罗斯山脉的卡伦河全长950千米,流域面积6万平方千米,是伊朗高原上最长的外流河,向南与阿尔万德河(Arvand River)交汇后注入波斯湾卡伦河随季节变化,春季洪涝,夏季干旱,流量在每秒200~2125立方米之间变化。
土壤
伊朗高原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荒漠,土壤以钙质土(漠钙土、栗钙土)为主,土层薄,胶粒少,砂质、砾质荒漠属灰棕色荒漠土,盐类及石膏在土壤表层积累形成结皮;热带荒漠和亚热带荒漠区域为荒漠土带;地中海沿岸为褐色土带。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伊朗高原拥有煤、铁、铅、锌、铜、盐等矿产资源,是全球三大巨型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成矿域,属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扎格罗斯构造区、中东部新生代构造区和科佩斯构造区三个构造单位。其中扎格罗斯造山带发育有扎格罗斯铬铁矿带、塔卡卜-亚兹德(Takab-Yazd)铅锌矿带、阿塞拜疆-克尔曼(Arasbaran-Kerman)铜矿带;拥有岩浆型铬铁矿床、类密西西比州河谷型铅锌矿床、块状硫化物型铅锌铜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厄尔布尔士山脉所在北侧缝合带及其两侧区域是铬、铁、锰、铜等金属矿藏资源和磷矿等固体非金属矿藏资源的重要蕴藏地;兴都库什山脉山脉区域为铜、铁、金等金属矿床和青金石等非金属矿床的重要分布区。高原铝矾土主要分布在厄尔布尔士构造带和扎格罗斯构造带;大量盐泽散布沙漠,其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25%,为盐矿盛产地。高原东南部俾路支地区的主要矿产有铁矿石、铜矿石、杜达铅锌矿、铬铁矿菱镁矿
伊朗高原地下矿物资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扎格罗斯山脉区石油沉积岩厚达6000多米,含油层石灰岩厚达400多米,富含油气的构造带有三条,每条面积均有300平方千米以上。其中,加奇萨兰(Gachsaran)油田、马龙(Malone)油田储量均在15亿吨左右,帕扎南(Pazanan)天然气的储量约在1.4万亿立方米,三者均被纳入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之列。
水资源
伊朗高原水源大多来自高山降水兴都库什山脉主要发育科特加兹(Kotgaz)、尼罗吉(Niroghi)等冰川,该山脉冰川融水成为北南两侧阿姆河赫尔曼德河等一系列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厄尔布尔士山脉主要发育达马万德山冰川等冰川,该山脉冰川融水成为北南两侧戈尔甘河等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伊朗高原利用坎儿井引融冰化雪水发展灌溉农业。2010年伊朗高原坎儿井系统提供约76亿立方米的水,占总用水需求的15%;2017年,伊朗高原总共约12万座坎儿井中,约有3.7万座坎儿井仍在使用。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伊朗高原植被以干性草本植物为主,高原中部和北部多为旱生植物,即荒漠植物和草原植物;边缘山地有茂密栎、槭、山毛榉树、榆、梣、番龙眼等分布。
扎格罗斯山主要植物群是落叶阔叶树森林、草原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布氏栎(Brant's 橡树,Quercus brantii)覆盖伊朗扎格罗斯山脉50%以上。
厄尔布尔士山北坡里海低地的希尔卡尼亚(Hyrcanian)森林植被层层重叠,藤本植物郁郁葱葱,树木种类繁多,包括许多本土物种。其中海拔500~1000米以下生长有板栗栎、山毛、波斯铁木、山茱萸合欢等;海拔1000~2200米,以东方山毛榉为主,其他还有橡树、桦树、奥尔德树和槭属等;海拔1800~2500米的半湿润森林有高加索栎和东方鹅耳枥;海拔2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主要由欧洲西伯利亚地区植物区系的草本植物和旱生植物组成。而南坡在海拔3000米以下主要植被主要有蒿属和黄芪属,在泉水附近的山谷里有灌木丛。部分地区在海拔1300~1800米的干旱低边坡上生长开心果树和山楂树,海拔1800~3000米间生长着欧洲刺柏林。
沙漠地区分布大量耐旱、耐盐植物,如蒿属植物、沙拐枣梭梭等;靠近地下水的区域分布着梭梭、三芒草、海蓬子、多枝柽柳和其他藜科植物;巴旦木阿月浑子和李子树在该区域相邻山峰也有分布。东部山区分布着大量的莴属和少叶多刺的铺地植物;扁桃主要分布在半荒漠地区,低海拔区域分布有禾本科,高海拔地区分布有高山草甸和冻原植物。东部区域还分布有西黄胶树(Astra—galus gummifer Labill.)、桧柏桦树。中部草原和半荒漠地区主要分布有蒿属植物、禾本科植物、地下芽植物、扁桃和少量阿月浑子树。锡斯坦盆地是棕榈分布北界,荒漠植物很贫乏,常见植物有杨、多枝柽柳、柳、枸棘;在黏土-盐碱平原还生长着槌果藤、骆驼刺、猪毛菜
动物
伊朗高原动物种类贫乏,数量稀少。山地和半荒漠带的天然牧场有饲养绵羊、山羊、马等。扎格罗斯山有波斯豹叙利亚棕熊羱羊鬣狗科波斯松鼠,土拨鼠、野猪、瞪羚、豹、狐等野生动物。高原东部山地有野生山羊、雪豹藏雪鸡、野兔和棕熊等动物群落;沙漠地区有瞪羚、野猪等动物群落;东南部地区有獴科、豹、猎豹等动物群落。其他常见动物还包括盘羊、獾、紫羊羔、白鼬、狼、红鹿、沙鼠囊地鼠豪猪、大颊鼠(hamshackle)、猬、跳鼠科猞猁鼹鼠、海猫、蒙古野驴水獭亚科狞猫雪貂大斑灵猫鼩鼱、松鼠、老虎和黄鼬,其中阿富汗猎犬(又名喀布尔犬)是现存最古老的猎犬犬种。
自然保护区
伊朗国家沙漠公园位于伊朗高原北部、德黑兰东南部,由伊朗政府于1964年兴建。公园占地面积约60.9万公顷,园内生存着一些抗旱极强的沙漠植物,包括羚羊野山羊波斯豹波斯野驴等珍稀动物和各种迁移鸟类。
哈蒙湿地系统(Hamoun wetlands system)位于伊朗高原东南部的哈蒙地区,该地区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分布在阿富汗南部(占流域的81.4%)、伊朗(15%)和巴基斯坦(3.6%)。哈蒙湿地平均海拔350米,湿地年降雨量50毫米左右,湖平均深度约3米,主要由哈蒙-赫尔曼德湖(Lake Hamun-e Helmand)、哈蒙-萨巴里湖(Lake Hamun-e Sabari)和哈蒙-普扎克湖(Lake Hamun-e Puzak )组成,春季湿地面积可达3300平方千米,其他季节面积不足1000平方千米。20世纪50年代前,哈蒙地区还是火烈鸟和其他候鸟的栖息地,以及水獭亚科、鹿和豹子的家园;随着20世纪90年代哈蒙湿地加速退缩,至2004年,哈蒙湿地地表水基本消失,鸟类栖息地已经完全退化。2016年3月,哈蒙湖伊朗部分被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留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据考古发现,最早在伊朗高原生存的人类是古代亚洲人,其分布范围从小亚细亚半岛高原(Anatolia 高原)和地中海一直延伸到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他们以农牧业为生,用土坯造房。旧石器晚期以后,他们广泛活动在从扎格罗斯山、里海沿岸至兴都库什山的广大地区。
埃兰和米底时期(前2700年~前553年)
公元前2700年前后,伊朗高原西南部居民埃兰人(Elam)在今伊朗胡泽斯坦附近建立城邦国家,定都苏萨(Susa)。与此同时,一支居住在中亚大草原过着游牧生活的雅利安人由南俄草原南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并逐渐移入古代亚洲人生活的领地。双方融合在一起,形成“印欧语系人”的一支。
公元前2000年代末,雅利安人沿里海两岸,进入伊朗高原,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形成波斯人;公元前1500年前后,部分波斯人南迁到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为印度-雅利安人;部分留居并分散在伊朗高原,是为伊朗-雅利安人;公元前1000年前后,雅利安人部落遍布黑海北部沿岸地区、中亚和伊朗高原。
公元前八世纪,米底部族(Media)在位于伊朗高原内陆荒漠盆地的哈马丹地区建立米底王国,称“埃克巴塔纳”(Ecbatana)。公元前678年,米底王国(前678年~前553年)统一内部各部落,成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由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其出兵两河流域,甚至消灭一度强大的亚述(Assyrian Empire)。米底核心区域位于帕尔苏阿 (Parsua),其名称缩写帕尔斯(Pars)也成为后世“波斯”一词的由来。
帝国时期
公元前550年,雅利安另一支部落波斯人建立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将“米底王国”取而代之,史称波斯帝国或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中心位于伊朗高原西南的今伊朗法尔斯(Fars)省,极盛时期领土疆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到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
公元前330年,在马其顿王国(Macedonia)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进攻下,波斯帝国都城波斯波利斯陷落,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在逃亡中被害,波斯神圣罗马灭亡;公元前322年,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其在原波斯帝国亚洲部分的领土为塞琉西帝国(Seleucus)王朝继承;公元前129年,塞琉古王朝被帕提亚王朝(Parthian Empire,又称安息王朝)取代。
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80年,发源于今天的伊朗高原东北部的帕提亚人(Parthia )将势力扩展到塞琉古帝国东部省份,并逐渐将塞琉古势力挤出位于帕提亚王国(大约相当于今土库曼斯坦和伊朗霍拉桑省北部地区)和不断东扩的罗马帝国之间的中间地带;至公元1世纪时,帕提亚王朝与同时代的罗马、印度和中原地区并立为当时四大帝国。
公元224年,安息王国被萨珊王朝(Sassanid Empire)取代,其疆域包括伊朗和两河流域南部。波斯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再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帝国在632年起被阿拉伯军队攻击后于651年灭亡。萨珊王朝末代皇帝之一卑路斯(Pirooz)曾逃到天宝中国,请求李治救兵抗击阿拉伯人入侵,唐朝护送其返回伊朗高原东部今阿富汗锡斯坦一带于661年建立波斯督护府,663年为阿拉伯人所灭。
622年,伊斯兰文明出现在阿拉伯半岛,并将影响力拓展到整个西亚北非地区,波斯帝国被伊斯兰化。750年后,伊朗高原上先后出现塔希尔王朝(Tahirid dynasty,821~873年)、萨法尔王朝(Saffarid dynasty 861~1003年)、萨曼王朝(Samanid dynasty,819~999年)、齐亚尔王朝(Ziyarid dynasty ,930~1090年)、阿拉菲德王朝(Alavid dynasty,864~900年,914~928年)、白益王朝(Buyid dynasty,934~1062年)、加兹尼王朝(Ghaznavid dynasty ,977~1186年)、古尔王朝(Ghurid dynasty ,879~1215年)、塞尔柱帝国(Great Seljuqs Empire,1037~1194年)、花拉子模王朝(Khwarezmid dynasty,1077~1231年)。1042年,塞尔柱帝国建筑师在伊斯法罕城兴建礼拜五清真寺。
1219年底~1220年间,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帝国十万大军武力侵略征服花剌子模,大伊朗地区包括伊朗高原随后均被蒙古族统治。1357年,伊尔汗国灭亡,波斯被从伊尔汗国分裂出的五个王朝统治。
14世纪60年代左右,帖木儿(Timur)以锡斯坦为中心建立了一个游牧部落联盟的新国家,并逐步把领土扩大到伊朗小亚细亚半岛、外高加索、伏尔加河西伯利亚地区、天山地区、花剌子模和北印度。1510年,帖木儿帝国(Timurid dynasty;1370~1507年)被伊朗萨非王朝(Safavid dynasty)奠基人伊斯玛仪(Isma'il)打败。
萨法维帝国伊斯玛仪一世统一波斯,并把疆土扩展至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教义为国教。1588年,阿巴斯大帝继位,迁都伊斯法罕,再使波斯成为伊斯兰教世界文化中心。同期,位于伊朗高原东部今阿富汗地区则长期处在印度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1526~1858年)和萨非王朝的占领和争夺之中。1722年,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联合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1299~1923年)入侵萨法维帝国,之后波斯爆发逊尼派(Sunni)教徒为抵抗被迫强制信奉什叶派(Shiite)的动荡,萨法维帝国灭亡。
18世纪至今
18世纪后,伊朗高原相继由阿夫沙尔王朝(Afsharid dynasty,1736~1796)、赞德王朝(Zand dynasty,1750~1796年)和恺加王朝(Qajar dynasty,1796~1921年)统治。
1747年,阿赫马德沙(Ahmed Shah)在高原东伊朗地区建立杜兰尼帝国(Durrani Empire),阿富汗国家正式形成,定都于赫拉特。杜兰尼王朝全盛时期疆域东起印度半岛旁遮普和部分巴基斯坦,西至里海,南临阿拉伯海,北包巴尔赫(Balkh),是18世纪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第二大伊斯兰强国并与莫卧儿帝国相抗衡。
1779年开始,波斯陆续从高原领土中分出阿富汗的一部分和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1796年,恺加王朝第一位国王阿迦·汗(Agha mobam-mad khan)将都城迁至德黑兰。1804至1813年伊俄战争后,伊朗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进入20世纪以后,伊朗高原石油的发现引起了列强间的争夺。1907年,英国俄罗斯签署“英俄协定”,双方正式在伊朗高原划分势力范围
1926年,礼萨·汗在伊朗高原开创巴列维伊朗;1935年1月, 礼萨·汗改国名波斯为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朗高原被英苏两国武装占领。
2020年,东伊朗地区两国(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古拉姆·汗边界( Ghulam Khan)开放,并在高原三国边界建立18个市场,其中巴阿边境12个市场,巴伊边境6个市场。同年,阿富汗和伊朗开通连接两国的第一条铁路,长度225千米,连通伊朗东部城市哈夫(Haf)和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伊朗和巴基斯坦间的第二个过境点里姆丹·加布德(Rimadan - Gabd)边境通道正式开放。
经济发展
伊朗高原中西部为伊朗国土面积的90%,其东部主要国家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高原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荒漠,可放牧,中等高度山地为夏季牧场;高原有水的绿洲可种植小麦、棉花;农业、居民点、交通线等受地形与水源的限制,大部分集中在山麓地带与山谷中;河、湖两岸零星散布的绿洲是高原主要人口聚居地,可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小麦、甜菜葡萄绵羊
基础建设
重要城市
德黑兰
德黑兰(Tehran)位于伊朗高原北缘,厄尔布士山南麓,海拔1220米。其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面紧邻达马万德峰。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也是伊朗第一大城市。德黑兰一词原意为“暖坡”,历史上是一个名为“Ray”(拉伊)的村落。该市面积658平方千米,人口889万(2018年),为中东地区现代化大都市之一,其最著名的地标建筑“自由塔”是为纪念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而建的,位于可容纳10万人聚会的自由广场。
马什哈德
马什哈德(Mashhad)位于伊朗高原东北部哈里河的支流河谷,是伊朗霍拉桑省省会,历史上曾一度作为波斯王朝首都。全市面积485平方千米,人口309万(2018年)。马什哈德约有两千年悠久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进入波斯的第一站和伊朗高原的东部经济中心及对外贸易中心,有通往土库曼斯坦中亚诸国的铁路。马什哈德是伊朗伊斯兰教教什叶派的宗教圣地和朝觐中心,每年上千万朝圣者拜访这里。马什哈德在1736~1747年间是阿夫沙尔王朝首都。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地处伊朗高原南侧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谷地之中,海拔1570米,是伊斯法罕省省会及伊朗第二大城市,人口204万(2018年)。伊斯法罕是丝绸之路的南线要站,被历代兵家视为征战之地。波斯帝国兴盛之时即为各路军马集结之处,故取名“伊斯法罕”,意“驻军部队”。该市伊斯兰宗教气息浓郁,全市有大小清真寺200多座,经学堂48家,其中,“礼拜五清真寺”建于11世纪,伊玛目清真寺宣礼塔高达48米;有14座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教堂,最著名的是“全救主天主教堂”;该市还保存有古代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教堂遗址。
设拉子
设拉子(Shiraz)位于伊朗高原南部,北靠扎格罗斯山脉南部,东临马哈尔鲁湖(Maharloo),是伊朗法尔斯省省会。2500多年前,居鲁士大帝开创波斯帝国,定设拉子为首都;大流士一世(Darius I the Great)在其附近建起一座巨大的宫殿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设拉子素有“花都”之称和“玫瑰与夜莺之城”美誉,其东北库赫·拉赫玛特(Kuh Rahmat)山脚是波斯部落崛起之处。今设拉子城中尚存居鲁士(Cyrus)王宫遗迹,城外有帝陵;伊朗赞德王朝在城中建有卡里姆·汗城堡(Karim Khan Arg)。
赫拉特
赫拉特(Herat)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哈里河附近,是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历史上该地区曾属伊朗。赫拉特最初是以哈烈(Haraiva)出现在阿契美尼德记录中,是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并建造的一座堡垒,当年称为“阿利亚的亚历山德里亚”(Alexandria Ariana)。赫拉特是中世纪帖木儿帝国的首都和文化政治中心和“丝绸之路”西段的咽喉锁钥之地。赫拉特保留至今的古迹大部分是在15世纪建造或翻新。帖木儿时代结束后,伊朗对该地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746年,之后被并入阿富汗并成为其首都。赫拉特大多数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教育,农业,发电站和通信工程项目都由伊朗公司和投资者兴建,伊朗电网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输送电能,令其成为阿富汗工业中心。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荒漠化
伊朗高原荒漠化受西风环流和北大西洋涛动的影响,在地中海型气候作用下,经过了无外流封闭式深海(盆)–干涸盐漠盆地–现代多样性荒漠盆地,地貌景观演变过程的自然因子起主要作用;在生产力低下时期人口激增引起的畜牧业增加、开荒、牧农业转换等行为以及战争、工业驱动等社会因素加剧了荒漠化进程。
沙尘暴
伊朗高原风暴带来的灰尘,除沙尘颗粒外,还包含由工业污染物、森林火灾、荒漠化、车辆交通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破坏造成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干颗粒。由于传播路径较长,这些风暴对人类社区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高原大量的沙漠地带,加上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沙尘暴问题不可避免。除了腐殖质、粘土和土壤盐类等移动的表层土壤颗粒外,风暴还造成空气污染、呼吸问题和能见度降低。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个主要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伊朗高原地下水供应一直处于严重紧张状态,资源已近枯竭,布地下水供应丧失在高原地区造成人为干旱,导致地面沉降。其主要是水资源管理不当所造成。在某些地区,有记录每年10~30厘米的地面沉降报告,高原上许多重要的平原正面临着水的负平衡。另一方面,大部分水资源挑战都源于水资源储量的过度开采。干旱和洪水等自然事件及人类活动等加剧了这种情况,表现为地面沉降-灰尘加剧-洪水泛滥-湿地干涸-村庄疏散的生态系统破坏。
湿地退化
由于持续的干旱,加之缺乏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需求导致过量抽取湿地的水资源,造成很多湿地退化其至消失。如2003年,锡斯坦地区的湿地99%变干。湿地的消失直接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和当地居民的生存。
环境保护
占据伊朗高原大部分地区的伊朗在1949年建立了土壤研究部和农业资源保护部,其下成立森林草场局、沙丘固定及沙漠化治理局、总理办公室环境局、农业及自然资源局等管理机构及森林草场研究所、德黑兰大学干旱地区研究中心、德黑兰大学环境研究协调中心、德黑兰大学地理研究所等机构先后开展水土保持、流域治理、防风固沙、荒漠化治理等工作。如在沙丘固定技术上采用机械固沙法和化学固沙法,并辅以冬季降雨进行植被恢复;采用石油产品覆盖技术治沙;在不同荒漠化类型地区建立试验示范区以进行经验传播与推广等,形成产、学、研及各行业相互联系的整体化社会治理体系。
风景名胜
综述
伊朗高原共有世界遗产17处,其中15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处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分布于伊朗和阿富汗。这些世界遗产从公元500多年前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都城遗址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到同时期梅满德(Maymand)部落洞穴以及卢特沙漠、希尔卡尼亚森林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伊朗高原的风景名胜。
世界遗产
重要景点
波斯波利斯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二个都城,位于设拉子东北52千米的塔赫特·贾姆希德(Takht-e Jamshid)附近的扎格罗斯山区盆地中,始建于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公元前486年)时期。城址东面依山,其余三面有围墙。主宫殿群遗址现有12.5万平方米,主要遗迹有大流士王接见厅、平海天后宫、万国门、众王之王庙等,地基之下挖有2千米多长的排水系统。整座宫殿被43座平均高约18米的石墙分割为不同区域,这些石墙是用铁钉和铅钉锁成。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国四座首都之一,每年春分时节,国王都要来主持一次盛大的新年庆典,欢度琐罗亚斯德教的诺鲁兹(诺鲁孜节)节。因其宗教气息和祭祀功用,故又被称为“灵都”。
伊玛目礼萨圣陵(Shrine of Imam Reza)位于马什哈德市老城区,是由陵墓、清真寺、神学院、博物馆、医院组建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两周王陵由墓冢大厅和其他柱廊、大厅组成。墓冢大厅的拱形圆顶高约45米,由纯金包镶;墓冢四周绕以金银焊制约高3米的栅栏。古哈尔肖德清真寺(Guharshod Mosque)位于陵园南端,拥有高50米的软陶泥圆顶、洞穴般的金色正门与两座华美的宣礼塔。整座建筑的表面装饰全由优质精美的马赛克釉砖镶嵌而成,寺院周围两层骑楼拱廊里的房间专门用于讲学和聚会。
巴姆城堡(Bam Castle)伊朗高原东部的伊朗克尔曼省巴姆市附近,地处丝绸之路沿边的农业中心地区,被认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土坯建筑群。城堡由一系列由泥砖和棕榈制成的三道同心墙组成,外墙围绕着旧城。堡位于古城区的最高点,最高处里地貌约60米,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高约12米,墙高2至7米,长达1815米,曾经有一条护城河环绕,城堡建于萨珊王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格列斯坦皇宫(Golestan Palace)是一个庞大的王室官邸建筑群。目前的宫殿建造于1865年,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中心,有17处宫殿、博物馆和其他建筑。皇宫的入口在一个种满玫瑰的花园的后面,因此格列斯坦也被称为玫瑰花园(Rose Garden)或玫瑰宫。王宫主体最具特色的有镜厅、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王宫介于霍梅尼广场(Imam Khomeini Sq)和巴扎之间,见证了恺加统治者的荣耀和奢侈无度。
梅满德(Maymand)位于伊朗高原中部伊朗克尔曼省一古村,海拔2000米左右,为一处U形山窝,山窝两侧岩体遍布洞穴,沿平缓山体坡度,洞穴按不同“楼层”错落有致地分布,当地人称之为“kicheh”。该古村共300多间洞穴屋,有的单独成屋,有的由几个大小不一相邻洞穴组成,仅剩十几处有人居住。当地最早的人类活动史可追溯至1.2万年前,在古村周围曾发掘出近1万年前的石画以及近6000年前的陶片。一种说法认为洞穴是雅利安部落的一支在公元前800年~700年所建造的;另一种说法是认为克尔曼南部不同部落于公元2~3世纪迁徙至此,理由是在村庄附近考古发掘出萨珊王朝时期的150多个盛骨容器。
贾姆宣礼塔和考古遗址(Minaret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Jam)位于伊朗高原东部赫拉特以东约215千米处的哈里河与贾姆(Jam)河交界处,海拔1900米。宣礼塔由烧制砖块建造,从直径9米的八角形底座上升到65米,为四个叠加的锥形圆柱形竖井。尖塔全部覆盖几何装饰浮雕,并采用绿松石瓷砖描刻库菲克(Kufic)铭文。该遗址由古尔苏丹吉亚斯·奥德丁 (Ghiyas-od-din,1153-1203)建于1194年,为古代城市菲鲁兹库(Firuzkuh)遗址,菲鲁兹库赫是古尔王朝(Ghurid dynasty)夏都。遗址周围有Kushkak山上的一组11~12世纪希伯来语铭文的石头,以及哈里河畔和宣礼塔以东的古尔定居点的城堡及塔楼遗迹。该遗址于2002年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面积面积70公顷,缓冲区600公顷。
相关文化
主要民族
波斯族主要分布在伊朗高原北部德黑兰至中西部哈马丹线以南、沿扎格罗斯山内侧和中央高原之间,如伊朗的中央省、德黑兰省法尔斯省伊斯法罕省霍拉桑省、设拉子省等地。他们讲波斯语,属欧罗巴人种南支,多信仰伊斯兰教,属什叶派,极少数人信仰琐罗亚斯德教。波斯人是伊朗的主体民族,在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界中占重要地位。
库尔德族(Kurdish)散居在伊朗高原如伊朗的克尔曼地区等,属欧罗巴人种。讲库尔德语,信仰伊斯兰教,多为逊尼派,多数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
阿拉伯族主要聚居在伊朗高原西部伊朗胡齐斯坦省和波斯湾沿岸,属于欧罗巴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多数为逊尼派。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生活水平也较高。
普什图族(Pushtus)又称帕坦人(Pathan),大多以部落形态分布在伊朗高原东部的阿富汗境内(有部落400余个)和巴基斯坦联邦直辖部落地区、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普什图族属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混血种,讲普什图语达里语(Dari),信仰普什图族特性的伊斯兰教,主要经营畜牧业和农业。普什图族是阿富汗主体民族,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分布在坎大哈和喀布尔。
俾路支族(Baluch)主要分布在伊朗高原东南部,为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混血种,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以游牧和半游牧生活为主。
宗教
伊朗高原大地上轮流建立王朝,宗教文化多元。琐罗亚斯德教是公元前10世纪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又称袄教或拜火教,其经典《阿维斯塔》(Zend-Avesta)信仰善恶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在阿契美尼德时期成为伊朗高原上的主要宗教信仰,后在萨珊王朝时被定为国教。伊斯兰教传入伊朗后,大多数琐罗亚斯德教徒改奉伊斯兰教萨非王朝以伊斯兰教十二伊玛目派(什叶派)立国,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萨法维统治者以什叶派为纽带将伊朗各民族打造成为共同体,以什叶派形式保留了波斯文明和波斯民族的独特性格。目前,占据高原中、东部的伊朗有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属什叶派,7.8%属逊尼派。其他宗教还有基督教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有几万琐罗亚斯德教徒分布在亚兹德、伊斯法罕和德黑兰市等地。
位于伊朗高原东部的阿富汗,其宗教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公元前7世纪前,阿富汗主要盛行佛教和袄教;自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开始传播;11世纪伊斯兰教盛行于阿富汗大部分地区。目前,伊斯兰教是阿富汗国教,其他宗教教派还有袄教、锡克教印度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穆斯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9%,其中逊尼派占90%,什叶派占7%。伊朗高原东南部为俾路支地区,俾路支人是逊尼派穆斯林,许多人同时信奉苏非派(a1-Sufiyyah)教义。
参考资料
..2024-02-26
高一帆等-GRL:岩石圈流变不均一性控制年轻伊朗高原的非渐进隆升.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官方账号(今日头条).2024-02-25
伊朗高原:经济地理和地貌形态.学习强国-崇文书局.2024-02-06
..2024-02-26
..2024-03-04
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西南大学.2024-02-21
World Heritage List.unesco.2024-03-03
中外伊朗学研究.西南大学.2024-02-26
..2024-02-26
中外伊朗学研究.西南大学.2024-02-26
..2024-03-06
..2024-02-26
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布局地形地势地质基础探析.《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微信公众平台.2024-03-04
伊朗扎格罗斯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海洋局.2024-02-27
地质与地球物理所2013年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情况.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02-26
扎格罗斯山脉.中国驻伊朗使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024-03-02
..2024-03-01
阿富汗投资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27
ALBORZ iii. Geography.Encyclopædia Iranica.2024-03-02
Great Salt Desert in Iran.Mehr News Agency.2024-03-05
伊朗卢特沙漠及其资源利用.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海洋局.2024-02-26
Must-see Lut Desert in SE Iran.Mehr News Agency.2024-03-05
..2024-02-26
这个地区,已经被压榨到极限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2024-03-03
..2024-02-26
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西南大学.2024-03-04
The Hamoun Wetlands.usgs.2024-03-05
..2024-03-04
驼铃古道上的哈马丹 ——重走丝路,感知伊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2-29
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统治下的中亚地区.《光明日报》官方账号.2024-03-04
伊朗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29
赫拉特: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名城.澎湃新闻-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2-29
..2024-02-26
..2024-02-26
伊朗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2-26
阿富汗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2-26
巴基斯坦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2-26
德黑兰访问记.维普.2024-02-26
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西南大学.2024-03-04
赫拉特.UNESCO.2024-02-29
Caspian Sea.sciencedirect.2024-02-06
德黑兰旅游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26
伊朗洞穴屋,避风过冬数千年.环球时报官方今日头条官方账号.2024-02-25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成因
地理特征
气候
气温
降雨
其它气候特征
地质
构造
扎格罗斯褶皱带
厄尔布尔士-科佩特褶皱带
伊朗新生代活动带
兴都库什山脉
地层与岩石
扎格罗斯褶皱带
中部地块
东部地块
地形地貌
概述
山地
荒漠
水文
河流
内流水系
外流水系
土壤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埃兰和米底时期(前2700年~前553年)
帝国时期
18世纪至今
经济发展
基础建设
重要城市
德黑兰
马什哈德
伊斯法罕
设拉子
赫拉特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荒漠化
沙尘暴
地面沉降
湿地退化
环境保护
风景名胜
综述
世界遗产
重要景点
相关文化
主要民族
宗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