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鹀
雀形目鹀科动物
硫磺(学名:Emberiza sulphurata),又称日本硫磺鹀,是一种小型鸣禽,属于雀形目鹀科。体重17-26克;体长140-170毫米。具有圆锥形的灰色喙、粉红褐色的脚和棕色的眼睛。喜山麓地带的落叶林或混交林及次生植被。栖息于岛屿山麓灌丛,或市郊花园中,繁殖期栖于山地和丘陵灌木丛生的向阳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亦成小群活动。主要以野生植物种子、草子、果实等为食,繁殖于日本。越冬在中国南方和台湾及菲律宾。受到栖息地丧失、杀虫剂的使用以及为笼鸟产业而捕捉的威胁。
形态特征
硫磺鹀雄性成鸟(春羽):眼先、眼下和额基均黑色;眼圈近白色;有一不明显的黄色眉纹;头、后颈绿色,头顶稍亮而头侧稍暗;橄榄绿色,具黑色宽轴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灰色;中央尾羽褐灰色,羽缘色淡,最外侧一对尾羽白色,尖端和基部有褐色楔状斑,次对尾羽内有白色楔状斑,其他尾羽近黑色;小覆羽褐色,羽缘发绿;中、大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色,羽缘栗色,中大覆羽尖端白色,形成翅上两道白斑,其它飞羽暗褐,羽缘橄榄灰色;颏暗绿;两胁橄榄绿色,具黑色条纹,下体余部柠檬黄色。
雄性成鸟(秋羽):上体和飞羽羽色深浓,翕和腰呈浓橄榄绿色;翼覆羽尖端浓暗绿黄色;喉和胸较暗,腹部色较苍淡,头上无黑色。
雌性成鸟:与雄性羽色相似,但具有一不明显的绿黄色颧纹,其下有一窄小的暗褐色细纹。
虹膜褐色;嘴红褐色,下嘴较淡;脚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17-26克;体长140-170毫米;嘴峰♂10-11毫米;翅♂70-74毫米,♀67-68毫米;尾♂57-69.5毫米,♀52-54毫米;跗♂17-18.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硫磺鹀可见于海拔3000米左右。栖息于低山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林缘地带,尤喜林缘次生林和疏林灌丛,也在山边杂林、草甸灌丛、公园、苗圃、篱、路边和山间耕地附近的小树和灌丛中。在日本,主要分布在最大的本州岛,也可能在九州岛繁殖,过去可能也在北海道繁殖。它们生活在海拔600至1500米的森林和林地中,主要分布在本州岛的中部和北部地区。
生活习性
硫磺鹀在中国为少见旅鸟或冬候鸟,习性近似灰头鹀。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亦成小群活动,繁殖期雄鸟不停地鸣唱,鸣唱清亮而婉啭,声闻很远,特别是驯养的硫黄鹀,能在檐下笼中对月歌唱,被人视为珍禽。在地面上寻食。主要以野生植物种子、草子、果实等为食,但在繁殖育雏期也吃大量的昆虫和昆虫幼虫等。这种鸟类有一种啁啾的歌声和柔和的tsip叫声。
分布范围
硫磺鹀是日本特产鸟类,在中国春季和冬季仅见于华东沿海和华南部分地区。数量极少,看到的也是极少数,繁殖于日本。越冬于中国南方、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和福建省。偶见有过境鸟于中国东南沿海从江苏省广东省。少数鸟类在日本温暖地区越冬,但大多数会迁徙到更南方。在这个季节,它们曾在菲律宾中原地区被记录到,但数量稀少。在冬季,它们生活在林地、灌木丛、草地和农田中。少量鸟类在春秋季节经过韩国迁徙。
繁殖
繁殖期5月中旬至7月中旬,营巢于林缘灌木或低矮幼树枝杈上,由枯草茎和草根等构成,内垫有大花细辛茎和马毛。每窝产卵3-5枚,卵灰白色,被有黑褐色或灰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毫米×14毫米。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硫黄鹀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至今仅知道繁殖在日本局部地区,被认为是冬季主要生活在菲律宾(2012年),虽然有些鸟类曾经越冬于日本和中国台湾,2001年)。有非繁殖地记录的主要的鸟类通道,来自朝鲜韩国、中国香港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沿海岸。由于其限制饲养,在日本也非常罕见,在20世纪后数量显著下降。硫磺鹀的总种群数量不多且在减少,被IUCN列为无忧物种,种群数量估计为2500至9999成熟个体,且持续减少。它受到栖息地丧失、杀虫剂的使用以及为笼鸟产业而捕捉的威胁。
保护等级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等级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