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伊拉克战争中,
美国海军陆战队仍在使用1971年开始服役的
两栖突击载具7系列两栖装甲战车,但随着美国新型EFV两栖远征战车的批量生产,AAV系列战车将逐步被取代。
基本解释
拼音:yuǎn zhēnɡ zhàn chē
英文解释:The expeditionary fighting vehicle
释义:在伊拉克战争里,美国海军陆战队依然在使用1971年开始服役的AAV7系列两栖装甲战车,随着美国新型EFV两栖远征战车的批量生产,AAV系列战车逐步被取代。美军使用两栖装甲战车的历史追溯到二战时期,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将海军部队从
船坞登陆舰上安全运送到海岸,两栖装甲战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抵制机枪、炮弹的打击。
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型号1979年开始服役的
两栖突击载具7A1两栖突击战车。战车由三人驾驶,承载25名海军陆战队员,该战车还装备一挺M2 12.7mm重机枪和MK19 40毫米
榴弹发射器,它的陆地最高时速为72公里,水中时速为13公里。
简介
历史:美军使用两栖装甲战车的历史要追溯到二战时期,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将海军部队从船坞登陆舰上安全运送到海岸,因此两栖装甲战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抵制机枪、炮弹的打击。
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型号已是1979年开始服役的
两栖突击载具7A1两栖突击战车。该战车由三人驾驶,可以承载25名海军陆战队员,该战车还装备一部50口径
机关枪和40毫米口径半自动榴弹发射器,它的陆地最高时速为72公里,水中时速为13公里。如今,为了满足当前战争的需要,美军已花费大约250万美元将AAV7A1两栖突击战车改装了相对较轻的轻型装甲,两栖突击战车最重要的任务是输送陆战队员,附加的重型装甲可能能使战车过重而沉入海底。
近段时间以来,
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使用另一种新型的装甲战车-两栖远征战车(EFV)。该战车也是由3人驾驶,可以承载17名全副武装的
海军陆战队队员。两栖远征战车在陆地上的最高时速为72公里,在水中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46公里,是过去
两栖突击车的3倍。并且,它装备有火力更为强大的30毫米口径
机关炮(chain gun)和同轴7.62毫米口径
机关枪。随着该战车的批量生产,不久将会完全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
两栖突击载具7A1两栖突击战车。
局限性:两栖远征战车作为装甲战车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当初的设计是计划与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相配合使用,根本无法抵制像
BMP-2步兵战车或
法国的AMX-10步兵战车的火力,更不用说坦克的袭击(甚至连100毫米T-55火炮的也不能抵挡)。当然,保护性能上两栖远征战车与AAV7A1两栖突击战车相比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美军两栖装甲战车使用历史】
早在1930年,
美国就开展履带式登陆车的研制。如1935年至1937年研制出LVT1履带式“鳄鱼”登陆车、1942年LVT2履带式“水牛”登陆车、1943年LVT3履带式“大毒蛇”登陆车、1950年美国研制出的LVTP5履带式登陆输送车、1970年美国研制出LVTP7履带式登陆输送车、1970年末由LVTP7履带式登陆输送车改装后称为AAV7两栖突击车。
【研究原因】
AAV7A1两栖突击战车已难当重任
【研就开发】
美海军陆战队长期以来期望装备一种能变化成为全
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高速两栖攻击车。虽然实际研制工作花费的时间比原计划要长一些,但是经过30多年的技术和工艺发展,美海军陆战队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远征战车(EFV)。这种战车虽然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但是全部研制工作将进入最终阶段。
性能指标
远征战车长31英尺、重78000磅。战车乘员包括车长、炮手和驾驶员。除乘员外,战车还能搭载17名陆战队员。速度和灵活性是远征战车的两大特征。战车的动力由一台德国
MTU公司制造的12汽缸、27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提供。战车的两台直径为23英寸的独特的喷水推进器由
霍尼韦尔设计,每分钟向后喷水10万加仑,使该型战车以25节的速度在水上行进。战斗中,该型战车可以从离海岸线20-25
海里的舰只上出发,向海岸发起攻击。当战车抵达海岸,所有滑板收起,履带向下伸出。
发动机从向喷水推进器提供动力改向履带提供动力。一旦登陆,战车速度每小时可达45英里。为适应海上与陆上不同动力的需求,MT883 Ka-523发动机有以下几种功率输出模式:陆地模式、海上过渡模式、海上高速机动模式。
远征战车的原型车在数千小时的测试中已经展示出在水上和陆地上高速行驶的能力,但是四辆原型车在各种严厉的作战评估中出现很多故障。
火力和防护
火力强和防护好是远征战车的另外两大特征,该型战车装备了一具30毫米稳定式自动链式
机关炮,1挺在360度方位内射击的7.62毫米同轴机枪和一具双重装弹的30毫米机关炮。采用良好保护措施的远征战车装备了合成装甲板,这减轻了战车的重量,并且增加了在水上的
浮力。这些装甲板焊接在战车的外部,可承受14.5毫米重机枪
穿甲弹的攻击,顶部可防155毫米榴弹破片。
面临的问题
2006年9月份,美
海军陆战队结束了对远征战车为期9个月的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战车的原型车辆的可靠性比预计要低一些。必要的改进工作会使该型战车装备推迟约两年的时间。据
海军陆战队远征战车项目主管约翰. 布赖恩特称,陆战队计划该战车平均故障率约在17-17.5小时,但是在评估中平均每8.5小时出现一次故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8.5小时就必须拖回基地维修,因为其中有些故障是无线电或显示器出现故障。
美海军采购主管德洛丽丝。埃塔在2006年10月命令成立一个外界专家评估委员会评估远征战车的可靠性等问题。专家委员会向
海军陆战队和国防部官员提出特别的工程建议,帮助及时提高该型战车的可靠性,国防部的高级采购委员会计划在2007年3月1日评估该型战车。
项目取消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于2011年1月6日宣布了美国未来5年的国防支出削减计划。在确定要砍掉、耗资30亿美元的武器项目中,已经研发多年的海军陆战队远征战车项目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盖茨认为,类似“两栖远征战车”这种大型作战车辆不再适合今后高技术作战环境,因为许多国家研制出先进打击武器,有能力攻击停在近海的登陆舰等大型舰只。
总之,无论面对何种战场,在美国“海空一体战”的打击模式下,留给远征战车的用武空间都已十分有限,这恐怕才是盖茨忍痛割爱的真正出发点。
【研究过程】
美军使用两栖装甲战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将海军部队从
船坞登陆舰上安全运送到海岸,因此两栖装甲战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抵制机枪、炮弹的打击。早在20世纪30年代,
美国就开展了履带式登陆车的研制。如1935~1937年研制出LVT1履带式“鳄鱼”登陆车、1942年生产出LVT2履带式“水牛”登陆车、1943年研制出LVT3履带式“大毒蛇”登陆车、50年代美国研制出的LVTP5履带式登陆输送车、70年代美国研制出LVTP7履带式登陆输送车、70年代末由LVTP7履带式登陆输送车改装后称为
两栖突击载具7
两栖突击车。
但是,两栖远征战车作为装甲战车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它当初的设计是计划与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相配合使用,因此它根本无法抵制像
BMP-2步兵战车或
法国的AMX-10步兵战车的火力,更不用说坦克的袭击(甚至连100毫米T-55火炮的都不能抵挡)。在20世纪80年代,美
海军陆战队就已提出超越水平面的三栖登陆作战概念,即在敌方海岸守备部队的视距外、海岸雷达的侦测距离外,进行换乘和向岸突击。此概念提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因应
反舰导弹的普及化,此时许多世界国家都能获取和自行研制反舰导弹,而反舰导弹让传统的靠近海岸进行以两栖机动为主的登陆作战变得十分危险。
海军陆战队最初在1975年启动高速两栖攻击登陆车的研究,但是由于该型车的技术过于复杂,并且研制费用太高,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四年后取消了这个项目。美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考虑远征战车的研究,并在两年后启动了高级两栖攻击车研制项目。这一次,海军陆战车花费了约13年时间,耗资高达76亿美元。高速两栖车辆的基本技术终于变得成熟,在保护性能上两栖远征战车和
两栖突击载具7A1两栖突击战车相比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美
海军陆战队最初确定了战车的各个部件,如
发动机、喷水推进器、液压气动悬架系统和轻型复合装甲等,并且分别研究各个部件,最后对这些部件进行系统合成。采用这种研制方法不仅减少了技术上风险,并且也证实了高速
两栖装甲车的效力。高级两栖攻击车项目主管办公室在过去的10-12年中制造出11辆不同的地面和水上试验车。
远征战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必须既能在水上又能在陆上高速行进。因为在水上,需要减轻战车的重量,并保持车体的流线型的。而在陆地上任务要求则需要战车具有高机动力和配备重型装甲。
远征战车最初的研究单位包括海军的大卫。泰勒研究中心和AAI公司。研究工作在1991年进入理论研究阶段,
通用动力和联合防御(BAE系统)公司获得了研究合同。1996年6月,通用动力公司作为主承包商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包括合成、制造和测试最初的原型车。2001年2月,该公司获得另一份合同,制造10辆第二代原型车。先进
两栖突击车设计定型后,于2003年9月10日被改称为远征战车。据美国防部官员称,远征战车将会进入低
速率生产阶段,并计划在2010财年至2011财年初装备部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