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估计重约30-35公斤。它的鼻端较短,鼻骨较高,脑颅细小及较圆,眶平面垂直及颜面骨纤幼。从
臼齿磨擦面可见它们是专吃树叶的。它粗壮的面下部有连接嚼肌面,并有矢状嵴寸连接肌,显示它有重型的咀嚼器。它的牙齿与体型比较较为细小。由于在下颌骨第二门齿及第一前臼齿间没有空隙,所以相信山猿的犬齿与其他牙齿大小差不多。在很多
灵长目中,细小的犬齿反映了
雄性之间较小就配偶竞争。
山猿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特征,如门齿、犬齿小;下第二前
臼齿臼齿化;下颌联合较直;缺乏猴类的齿隙;尺骨的鹰嘴长度减小;与驱干相比,前后肢较长等等。骨粗壮,表明营地面生活和具有试用前肢来支持的能力。但在距骨和跟骨的特征中则分别与
猕猴类和猿类更为接近。因此,山猿也被认为是猕猴类的共同祖先。一些综合性的特征也被一些学者认为带有由高等猴类到猿类的过渡性质。
山猿最初被发现于
意大利晚中新世的褐煤层中,发现是一副完整的骨架。它的化石主要发现于今天的意大利
托斯卡纳和
撒丁岛。
人科山猿亚科化石猿类的一属,是目前已发现的猿类化石中山猿骨骼复原图及
头骨各部分骨骼保存最完整的代表。1869年发现于意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纳的晚上新世(距今约1200万年,相当于现在
欧洲地层表的晚中新世)地层中,1872年定名为山猿(Oreopithecus),以后陆续有所发现。1915年起建立
山猿科,20世纪50年代在
意大利巴希尼洛的最晚中新世的土洛里期(Turolian)褐煤层中发现了大量化石,除牙齿、头骨、上下颌骨外,尚有部分体骨;1958年在巴希尼洛发现完整青年
雄性骨架一具,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
灵长目化石骨架。山猿的一些特征,如脑容量较大(300~500毫升),骨较宽等,以及齿尖排列和其他一些骨骼特征与猿类接近;而无齿隙,颅顶较圆及牙齿长度比例等又与人接近;但左右齿列相互平行呈U形,下前臼齿有跟座及其他骨骼特征又与猴类接近。
山猿在岛上并没有巨大的掠食者及山猿的天敌。后来,可能因为冰河时期,全球的水平面下降,在岛及大陆之间出现了陆桥连接。巨大掠食者及新的物种变得可以自由出入,从而令山猿被猎食,并最终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