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属于区域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与排头兵的一批高等院校。地方高水平大学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建设发展,基本形成了“办学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区域地位突出”的良好办学基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凸显出区域内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说,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批地方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基础研究的生力军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成为区域创新建设的主力军。
所谓地方高水平大学,就是那些非中央部门所属,在所在的地方院校中属于“领头羊”的大学。他们一般生源质量好,录取分数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外,硬件设施良好,建筑面积大,社会影响广泛。地方高水平大学一般是211工程或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高校,多数成为中央部委支持的
省部共建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规模迅猛发展,占高校总量95%的地方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力军。其中,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地方高校中的领军高校,是区域创新的骨干力量。努力建设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与困境,诸如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模式趋同;学科布局不合理,特色凝炼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团队建设滞后;与中央高校相比,在管理体制和战略布局方面政策环境不对等……这些问题和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当前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
人力资源强国背景下,地方
高水平大学应当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
地方高校要突破困境,实现发展,关键在于抢抓机遇。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水平大学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集中精力,集聚资源,认真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通过协同创新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独特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模式转变、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难得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