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庄园
英国作家福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
《霍华德庄园》是英国作家爱德华·福斯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一幢美丽的古老庄园——霍华德庄园展开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英国上流社会的伪善。表达了作者认为人们必须在正确的道德和伦理的相互关系中生存的观点。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910年的英国。施莱盖尔姐妹玛格丽特和海伦以及兄弟蒂比居住在伦敦。一次,海伦结识了家境殷实的威尔考克斯一家,不久便到他们的霍华德庄园别墅小住。在那里,海伦与克里斯·威尔考克斯的小儿子保罗相爱。她把这事告诉了姐姐玛格丽特,引起了家里不安,并被家里接走。几个月后,海伦偶识了伦纳德·巴斯特。此时,威尔考克斯太太恰巧搬到施莱盖尔家对面居住。玛格丽特前去拜访,赢得了威尔考克斯太太的好感,不久,威尔考克斯太太去世。去世前,她写下遗嘱把霍华德庄园赠送给玛格丽特。威尔考克斯先生和儿女们不愿承认这份遗嘱,并毁掉了它,而玛格丽特对此一无所知。
一天,巴斯特的妻子米基到玛格丽特家来大闹。晚上,巴斯特登门道歉。这个青年赢得了玛格丽特姐妹的喜爱。在此之后,玛格丽特从威尔考克斯先生口中得知,巴斯特供职的保险公司面临着倒闭。于是,两姐妹劝巴斯特另谋职业,他接受了她们的建议。
玛格丽特租住的房子要被拆毁。威尔考克斯先生帮她租到了房子,并向她求婚,玛格丽特答应了。但克里斯·威尔考克斯的孩子们表示反对。这时,巴斯特已转到了一家银行工作,但是不久他被裁员了,海伦知道后十分内疚。与此同时,威尔考克斯与玛格丽特在谈论如何把一部分财产分给孩子们。
一天,威尔考克斯和玛格丽特一起参加他女儿多莉的婚礼。这时,海伦领着穷困潦倒的巴斯特夫妇也来到。之后,玛格丽特要求威尔考克斯帮助一下巴斯特。威尔考克斯勉强答应。但这时,米基认出威尔考克斯竟是她以前的“情人”,并对他嘲弄。威尔考克斯离去,并要与玛格丽特解除婚约。之后,冷静的威尔考克斯向玛格丽特请求原谅并得到了原谅。随后,玛格丽特按照威尔考克斯的要求,告诉海伦,说她无法帮助巴斯特夫妇。对巴斯特怀负疚感的海伦爱上了他。对姐姐不满的海伦前往德国。之后,玛格丽特与威尔考克斯成婚。婚后,海伦始终不肯回到伦敦。终于有一天,海伦回到伦敦。当玛格丽特见到海伦时,她发现她竟已怀上了身孕。而孩子竟是巴斯特的。随后,玛格丽特向威尔考克斯要求让海伦在霍华德庄园住上一夜,不料被拒绝。他告诉玛格丽特,海伦会长住下去,而他的儿子查理才是庄园的继承人。玛格丽特再次与他发生冲突。此时,查理得知海伦孩子的父亲是巴斯特。在他看来,这实对威尔考克斯家族的侮辱。巴斯特在霍华德庄园探望海伦时,被查理杀死。巴斯特的死令玛格丽特受到巨大的震动。
第二年的夏天,在霍华德庄园里,老威尔考克斯宣布了他对自己财产的处理:所有的财产都将分给子女们,而霍华德庄园将赠给玛格丽特,并且,在她去世之后,它将被送给海伦生下的孩子戴维。终于得到了霍华德庄园的玛格丽特陪同老威尔考克斯来到室外的草地上,为他的子女们送行。在她的追问下,老威尔考克斯向她承认了当年他夫人立下的遗嘱。
人物介绍
威尔考克斯一家(商人阶层)
亨利·威尔考克斯:注重实干,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性格傲慢而又狭隘、自私,热衷于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不负责任地拒绝帮助因听信自己建议而失业的巴斯特,并否认自己的责任。对待自己的私生活是宽容和放纵的态度,却不能容忍她人,在儿子查尔斯被判入狱后开始需求精神慰藉。
露丝·威尔考克斯(亨利·威尔考克斯的第一任妻子):温柔,平和,缺乏个性,霍华德庄园真正的主人(因霍华德庄园是她的嫁妆),体弱多病,去世后立下遗嘱将霍华德庄园转赠给玛格丽特。
查尔斯·威尔考克斯(亨利·威尔考克斯大儿子):简单、粗暴,恃强凌弱,是一个易犯愚蠢错误的人;因失手杀死巴斯特而被判入狱。
保罗·威尔考克斯(亨利·威尔考克斯小儿子):能干的殖民地的管理者但又是一个软弱愚蠢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艾维·威尔考克斯(亨利·威尔考克斯女儿):漂亮,守口如瓶,但只会喂小狗,是个乏味残忍的人。
施莱格尔一家(知识分子)
玛格丽特·施莱格尔:父母早亡,留下一大笔遗产,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敏感,善良,注重精神追求和内心生活,嫁给亨利·威尔考克斯后,开始意识到自己完全遁入精神生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决心把精神与物质两者结合起来,希望通过婚姻来弥补双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实现内与外的统一。
海伦·施莱格尔(玛格丽特的妹妹):聪明,敏感,容易冲动,喜欢谈论文学与艺术,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开始时爱上了保罗·威尔考克斯,后因为同情列奥拉多·巴斯特便委身于他,并怀上了巴斯特的孩子,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意识到自己以前理解的爱情是错误的。
梯比·施莱格尔(玛格丽特和海伦的弟弟):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
列奥拉多一家(中产阶级的下层)
列奥拉多·巴斯特:保险公司的小职员,是处于新生城市职员阶层的新型中产阶级的一员。他向往文化,但文化对于他就像同情他的施莱格尔姐妹一样,仅仅是他倾羡的对象,却决不可能加强他的社会地位。海伦出于同情委身于他并怀上了他的孩子,愧疚的他渴望被原谅时被查尔斯失手杀死。
杰姬·巴斯特(列奥拉多·巴斯特的妻子):同亨利·威尔考克斯以前是情妇关系,渴望物质。
创作背景
这篇小说创作于英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从无限繁荣的维多利亚时代向逐渐衰退的爱德华时代的转化。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呼唤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家庭模式的出现,但是家庭的变迁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固守传统的家庭难以在转型期的社会中政策正常发挥作用。作为英国中产阶级的福斯特非常关注他的阶级,他认为中产阶级内部断裂的关系会影响到整个英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创作的《霍华德庄园》提出了拯救中产阶级。
作品鉴赏
《霍华德庄园》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来探讨联结主题和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想作品,探讨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阶级、性别和文化问题。它有其特定的人物刻画,除了关注施莱格姐妹的情感外,更关注家庭内部及金钱利益观,揭示了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这部小说描写了来自不同社会层次的三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与纠葛,表现了英国当时的阶级斗争状况。作品人物繁多,结构复杂,代表英国中产阶级上层的精神和文化的施莱格尔姐妹和同一阶层代表实干、缺乏想象和傲慢的威尔考克斯一家之间,以及英国中产阶级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不管是主要人物细致人微的心理叙述,还是次要人物的寥寥数笔,作者福斯特生动地刻画了各色人物在当时社会状况下的心态。来自上层社会的威尔克斯家庭充满了冷酷与虚伪;来自下层阶级的巴斯特家庭为生计而奔波,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来自中产阶级的施莱格尔姐妹虽然养尊处优,但受当时民主与自由思潮的影响较深,其中年长的玛格丽特希望理解与宽容能使周围各个阶层的人走在一起,而她的妹妹海伦则对下层平民充满了同情,并且毫不掩饰对上流社会的鄙视。霍华德庄园是小说男主角亨利·威尔科斯乡下的别墅,亨利的前妻露丝常向他们家偶然结识的朋友玛格丽特·施莱格尔念叨的她所热爱的家。她甚至在临死前写下纸条将它赠给玛格丽特,对此,亨利一家感到不可思议同时受了伤害,于是将纸条撕毁。玛格丽特于是几次和霍华德庄园失之交臂。海伦与列昂纳德·巴斯特发生了关系,这对来自不同阶层但同样为上流社会所不齿的男女所孕育的孩子继承了霍华德庄园,代表着英国的新生力量。在《霍华德庄园》里,主人公玛格丽特反映了作者福斯特的社会理想。针对英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富人与穷人、男性与女性之间愈益尖锐的矛盾冲突,探索建立“连接”关系的途径。作者通过象征手法,提出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应当“连接”起来;“只有连接起来”,象征英国的“霍华德庄园”才能得救。霍华德庄园是家的象征,玛格丽特的霍华德庄园之行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寻根之旅。
《霍德华庄园》向人们呈现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在工业化和机械文明的冲击下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矛盾。小说围绕霍华德庄园和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开,实现了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统一。福斯特在小说中对大自然进行了赞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表达了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和返璞归真的生存思想。这体现了作者极富创造性和前瞻性的绿色思维、人文主义精神和现代主义精神,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小说中所运用的叙事模式和叙事技巧也影响了现代主义小说,启示了现代主义小说作家们去继续对艺术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福斯特通过《霍华德庄园》唤起了英国人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思考,并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不同文化身份、不同阶层的冲突与融合。
作品评价
美国当代文学家莱昂内尔·特里林:“《霍德华庄园》是福斯特的杰作,它是一本“充满了责任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英格兰命运的书”。不仅将福斯特早期作品中的主题和态度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还为它们增色不少” 。
英国文学评论家弗·雷·利维:“巴斯特的形象塑造是闭门造车的败笔,玛格丽特的婚事也不令人信服” 。
英国当代作家戴维·洛奇:“《霍华德庄园》是二十世纪文学的一部经典” 。
批评家S.P.罗森鲍姆:“《霍华德庄园》是福斯特所有小说中最具女性主义色彩的一部” 。
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伟斯:“玛格丽特与威尔克尔斯的结合是不真实的,是对知识分子的背叛” 。
1998年,《霍华德庄园》被现代图书馆评为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之一。曼彻斯特卫报在小说出版年份的评论中称赞它是“高质量的小说,具有女性的敏锐洞察力”。
作者简介
爱德华·福斯特(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另称E. M.Forster,1879~1970),20世纪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等。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出生于英国伦敦,在剑桥大学求学。毕业后一度往意大利希腊旅游,回到英国后,协助创办《独立评论》,并成为其主要撰稿人之一。1905年出版了他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其后接连出版了《最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和《霍华德别业》(1910)。他到印度作了两次旅行之后于1924年写出《印度之行》,福斯特于1946年回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任荣誉研究员。
参考资料
霍华德庄园.豆瓣读书.2023-11-1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人物介绍
威尔考克斯一家(商人阶层)
施莱格尔一家(知识分子)
列奥拉多一家(中产阶级的下层)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作品评价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