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是作家
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2月首次出版。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录35封书信,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书信中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1999年,
安德烈14岁的时候,
龙应台离开
欧洲,返回中国台湾任职,她和安德烈的联系就是每天打电话,电话打久了就变得无话可谈。2003年,龙应台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所以龙应台就想到底怎么样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人,她找了安德烈,问他愿不愿意跟通过写信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彼此。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形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时间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后来成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是作家
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共收录35封书信,书中内容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
在安德烈长到18岁以后,龙应台逐渐感觉到了母子之间的那种陌生。这种陌生让龙应台很不适应。为了重新的建立起母子之间的联系,他们以书信的方式写了三年的专栏,用35封书信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安德烈来到
香港特别行政区求学,就这个城市的观感,和
龙应台、弟弟菲力普、还有一般的读者,有几个回合的书信辩论。龙应台在书信《文化,因为逗留》来回复安德烈:香港这个忙碌的城市没有诸如咖啡馆之类供人流连消磨的公共空间,所以,自然不能产生优雅的文化。在第5封信《对玫瑰花的反抗》,龙应台回忆了与儿子童年的日常琐事,认为玩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孩子应该自己在实践中探知真理。在第7封信《有没有时间革命?》中,龙应台告诉儿子将来会碰到很多自己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的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在第13封信《
向左走,向右走》、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镇》中倾诉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在第17封信《你是哪国人》中,龙应台告诉儿子“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打开了安德烈对母亲的心结。在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中,龙应台告诉安德烈,对于母亲而言,孩子拥有一个能让他快乐的工作最重要,希望安德烈能够用功读书,将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的权利。和安德烈通信的过程,龙应台认识了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而安德烈也逐渐理解了他的妈妈,与他的妈妈有了连结。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
高雄市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为“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2008年在
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亲爱的安德烈》包含着多重“复调”。作为观念冲撞的展示,它的第一重是母亲龙应台和儿子
安德烈的对话——细读开去可感受到,这有往有来大致对称的文本,展示了对话的可能,也就是对话之间的各自孤立——在母亲寻求沟通的努力之下,更加彰显出思想统一的不可能。第二重,是读者来信与母子俩通信之间的“复调”。正是从读者来信中,可以读到一种观念的交锋,既是对
龙应台单一话语立场的一种挑战、对于大男孩安德烈有待完成的思想观念的一种修正。
《亲爱的安德烈》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多次被推荐。这些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家长和子女。面临同样的困境的读者,会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母子之间对话交流的尝试。书中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亲爱的安德烈》中,
龙应台通过自己的经历,讲述怎样用历史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生活和人生。(齐鲁壹点 评)
《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母子集中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及两代人的激烈对撞,这样的交流给人带来许多启迪,为打破两代人之间的坚冰提供了一种方式。(
新浪女性 评)
《亲爱的安德烈》叙述了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中国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系。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
澎湃新闻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