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1425年─1503年),名雅彦,字士美,号南洲,今
泰和县沙村镇坪洲村南坑人。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
举人,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状元及第。曾彦才思敏捷,答辩应对,随口而出。曾因星变向皇帝进言,请亲大臣,重科道,开言论,语言激切。在左春坊任职时,曾三次上疏:一是请免假称皇亲李祖旺父子死罪及请行久任之法;一是请御朝之暇宣
内阁及各衙门大臣论时政利弊;一是请宽
御史李兴、
彭程、
谢莹等三人重罪。都被采纳。
泰和之状元自
陈循始,
杨士奇曾赋诗云:“龙洲过县千年谶,黄甲初登第一名,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后十余年间,西城
曾鹤龄,
典史曹鼐果然相继状元及第。
成化戊戌(公元1478年)廷试赐
进士及第三人,二出
泰和县,第三名(探花)为曾鹤龄之孙
曾追,状元(第一名)则是曾鹤龄之从侄曾彦也。国子
祭酒罗璟旌送状元归第时说:“江右贤科十回虎榜魁天下,西昌文运三应龙洲过县前,都人荣之。”曾彦早年即入县学,亦发奋苦读,然则屡试不第,直到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才中
举人,时年四十三岁,状元及第时,年已五十四岁,为明代状元中晚达者之一,被称为状元老成。授翰林院修撰,九年考满,本当升迁,被人谮毁,出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弘治初(公元1488年),修《成化实录》,弘治四年八月,进为左春坊左谕德,弘治六年十月改任南京翰林院
侍读学士。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十月乞归致仕,年七十三岁,弘治
辛酉(公元1501年)六月十四日卒,享年七十七岁。
曾彦老年登第,迟著不振,难以有所作为,但也有特别名望,其为文不事削刻,而思致绵邈,著有《申晚集记》。退休回乡后,居南熏楼,楼门上亲笔书写
对联:“尚诗书琴瑟之清素,远钟鼓纨绔之哗喧。”表明他甘于淡泊的心迹。
曾彦十六、七岁时,一天,年老的父亲对他说:“彦儿,你也不小了,应该顶家立业,挣钱谋生了。穷人家孩子能读上三四年书就算不错。过了年,你就不要去书馆了。”曾彦听了,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有点难过。老师说过,教了几十年书,没有见到过像曾彦这样聪明的学生,今后一定前途无量。可家里太穷,父亲又年老,供养不起自己读书,是该自食其力了。他深深地叹口气,点头同意。可家里只有几亩薄田,收入不多,要多挣钱,只有去富裕人家做帮工。于是,他在乡里圩镇上一家经营土产的站铺当挑夫,帮店主去收购乡村的花生、
浙江络麻、芝麻等土产,挑到泰和街上去卖,再从街上挑回布匹、食盐等交给店主经营。生意忙时,店主要雇用好多个挑夫。
一天,曾彦挑着食盐、布匹等和挑夫们回店,走累了,便在一栋
聂氏宗祠的廊下歇肩,谈天说地。曾彦突然听见祠堂后厅传来
郎朗读书声,连忙走进祠堂前厅,坐在天井的石条上听着。不一会,书声停了,又听先生抑扬顿挫解经讲古,曾彦更加聚精会神地聆听。歇了片刻,伙伴们叫他动身,他说,你们先走,我等一会赶回来。不知过了多久,天下起了大雨,曾彦只好离开天井,靠近后厅板壁继续听讲。下课了,雨也停了,曾彦这才回到前廊去挑东西。低头一看,不好!斜飘的雨水淋湿了箩筐里的货物。食盐溶化了不少,布匹也湿漉漉的。?他硬着头皮将货物挑回店里。在店主的责问下,曾彦如实相告,同伴们也为他作证。店主本是个读书人,多次应试名落孙山,便做起了生意。听说曾彦是因听讲入迷而损了货物,有了几分理解和同情。他对曾彦说:“既然你如此好学。那我们来对对句吧。对得出,不用赔偿,工钱照付;对不上,要赔偿损失。”曾彦说:“在下只读了几年书,恐难使先生满意。请示上句吧。”店主见食盐淋湿,溶化了一些,便说:“盐客之人檐下宿,檐水滴盐。”曾彦听了,心中一惊,这店主好不厉害,把同音字巧妙地组合转换,有景有形有情节。他思索片刻,对道:“渔翁之徒雨中立,雨中求鱼。”店主听了,连连赞道:“好!好!有才学。”从此以后,店主不再让曾彦当挑夫,留在店里打点生意。茶余饭后,两人谈古论今,成为忘年之交。店主饱读诗书,对曾彦悉心指点,曾彦庆幸自己遇上了这位良师益友,劳作之余更加苦读勤思。?乡村小店的生意时旺时淡,淡时,老板便去做点泥水活,曾彦也跟着他学做。一年,店里扩建了几间店面,想请有名望的人士题
匾额。邻乡有位姓尹的朝廷
内阁大臣,其时退休在家。店主带曾彦登门请尹阁老题字。尹阁老听说他开了家小店,又是泥水匠,心想,我堂堂内阁大臣为你这等小店草民题词,岂不有损我的名声?想攀龙附凤,没那么容易!他铺开纸,画了一把泥
水刀,配上一首顺口溜:“铁打泥水刀,砌墙层层高。要想登龙门,除非天将老。”写完扔给店主说:“拿去吧!我的字在京城可是一字一两黄金呢!”曾彦对店主说:“真是欺人太甚!”回到店中,曾彦挥笔依韵回一首诗给阁老:“手持泥水刀,登楼步步高。他日登龙门,气死尹阁老。”
曾彦,字士美,
泰和县沙村南坑人,生于明仁宗
洪熙元年,卒
朱祐樘弘治十六年,享年七十九岁。
朱见深成化十四年(1478年)
戊戌科状元及第。历任
翰林院修撰、南京翰林院侍读,改任翰林院
侍读学士、左春坊左谕德、奉直大夫等职。曾彦早年在县学发奋苦读,却屡试不第,成了
张我军。但他并未灰心,仍刻苦求学,在43岁中了个
举人。又过了12年,终于
会试过关参加
殿试。主考是四川眉山人、内阁首辅
万安。他在阅读曾彦的对策时,被其文采所折服,禁不住击节赞叹,其他评卷官也有同感。万安回忆起前一天考试前点名时有个叫曾彦的,顾长伟岸,一表人才。拆封一看,此文正是吉安府的曾彦,便排在第一,交皇帝定夺。到了传所中
进士进殿见面时,万安仔细审视这定为榜首者,却发觉曾彦身材
矮小症,又老又瘦,惘然若失,怀疑以前可能是看错了人。退朝后,万安再取曾彦的殿试策阅读,觉得很是平淡。可已成定局,只好作罢。这种以貌取人的心态险些使
吉安县少了一个状元。此时,曾彦已54岁,
成化、弘治以前称状元老成的就以他为首。曾彦才思敏捷,答辩应对,随口而出,诗词文章,倚马可待,立意在匡救时政。曾彦告老回乡后,居南董楼,安处养性。曾彦为文下事刻削,思致绵邈,著作有《中晚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