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皮记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小说
《驴皮记》(法语:La peau de chagrin)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831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哲理小说,也是他首次引起轰动效应的长篇作品。小说别出心裁地用一张驴皮来象征人的欲望和生命的矛盾,并借此概括他的生活经验和哲理思考。
小说讲述了一名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张印有天竺文字的驴皮,这张驴皮能为主人实现任何愿望,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会立刻缩小,自己的寿命也随之缩短。瓦朗坦开始从掳获金钱的快感,去填壑无尽的欲望,另一方面象征他生命的驴皮也逐步的缩小,将他带往死亡,瓦朗坦猛然惊觉,死神已临近身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1980年,法国将《驴皮记》拍成电影在法国上映。1982年,梁均翻译了第一部《驴皮记》,出版社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郑永慧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另一译本。2010年,导演阿兰·柏林纳翻拍了这部《驴皮记》,电影在法国上映。2023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魏映雪翻译的《驴皮记》。
创作背景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写在经历了十年艰苦奋斗,尝尽了人生的辛酸,深刻地体验了金钱的威力和贫穷的痛苦以后写出的。
《驴皮记》发表于1830年,其时巴尔扎克已经在假三层的小顶楼上写作了十年,当过“笔和墨水的苦工囚犯”,负债达十万太平洋法郎之多,发誓要用笔来完成拿破仑·波拿巴未竟的事业,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靠喝咖啡来维持精力。这样的劳累有损于健康,料想巴尔扎克已有预感,所以作者才有了欲望达到,寿命缩短的启示。
出版历史
1831年,《驴皮记》在法国出版,小说的初版序也被翻译出来出版成书。1980年,苏成全著作的《巴尔扎克研究》中,就用一个章节来描述。2003年12月出版的《沈宝基译诗译文选》中,也将《驴皮记》的初版序进行收录。2014年,中国友谊出版社重新出版了郑永慧版本的译文,副标题设为《创美文学馆·世界经典名著》,豆瓣评分为8.0分。2023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魏映雪翻译的《驴皮记》。
内容情节
《驴皮记》写作于1831年。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哲理小说的代表作。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落得穷途未路,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和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他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起初他认为是无稽之谈便随口许愿。成了百万富翁后,他惊恐地发现驴皮缩小了,从此他整天满怀恐惧地注视着那张驴皮,惟恐它继续缩小,因而有福不能享,有心爱的姑娘却不能白头偕老,眼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角色介绍
作品鉴赏
在2014年出版,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驴皮记》中,作者的序是这样写的:
如果人世间真有一块驴皮,使你的一切愿望都能实现,同时随着愿望的实现,驴皮将会缩小,你的生命也会缩短,试问,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块驴皮?
对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将是肯定的。且不说那些如本书的主人翁那样,穷途末路,已经输掉身上最后一枚金币,准备投水自杀的人,世上有许多人,面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诱惑,还不是将名誉、地位、家庭、祖国,甚至自己的生命,全部置诸脑后,而甘冒天下之大不,不顾道德、法律、舆论的阻力,杀人放火,诈骗盗窃,无所不为,小小一张驴皮,哪里阻止得住他们?
然而这块小小的驴皮,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还是费尽心思才得到的。巴尔扎克经过十载艰辛,深刻地体验了金钱的威力和贫穷的痛苦,深知一个人如果疯狂地追求金钱,世间上很少有力量能够阻止他。巴尔扎克首先想到的力量,是良心的谴责和特殊的疾病。在这部小说里,召开盛大宴会的东道主是泰伊番,而且在小说里一再提到《红色旅馆》,可见泰伊番是经常出现在巴尔扎克脑际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个形象会缠住巴尔扎克,挥之不去呢?原来在《红色旅馆》里,泰伊番是个杀人犯,他用最要好的朋友的解剖刀,杀害了一个商人,盗走了商人的十万太平洋法郎珠宝,逃之夭夭,害得他的最要好的朋友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泰伊番因此发了财,当上银行家,拥有价值一百万的地产,在社交场所出现时,他很爱笑,举止态度完全像个慈祥的老好人。他完全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正在安享他的不义之财。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没有违反现实对这样一个人给予人间的制裁,正如《驴皮记》里拉斐尔得到六百万遗产以后,泰伊番所说的:“拉斐尔先生已成为六百万法郎的富翁,登上了权力的宝座。他是国王,他可以为所欲为,他凌驾一切,像所有的富翁那样。对他来说,从今以后,所谓‘法国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是记载在大宪章里的一句谎言。他不会服从法律,法律倒要服从他。没有为百万富翁而设的断头台,也没有对他们行刑的刽子手。”拉斐尔回答道:“他们都是给自己行刑的刽子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在《红色旅馆》里给泰伊番以生理的制裁,正如大自然给性生活混乱者以艾滋病制裁一样:泰伊番害上了头痛病,“这个可怜的汉子硬说脑袋里有小动物在咬啮他的脑髓:每根神经里面都有一阵阵的刺动,像锯子锯一样,又像神经被人猛力拉扯。”最后泰伊番死于这种病。
作品影响
书籍(中文译本)
电影
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语: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原名奥诺雷·巴尔扎克(Honoré Balzac),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作品评价
《驴皮记》被称为巴尔扎克“哲理研究”小说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文汇报评
经典文学作品也能为法国大地赋予魔力,由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创作的《驴皮记》就是其中的典范。——参考消息评
参考资料
驴皮记 La peau de chagrin (2010).豆瓣电影.2024-01-03
驴皮记.豆瓣读书.2024-01-03
驴皮记.豆瓣读书.2024-01-03
驴皮记 La peau de chagrin (1980).豆瓣电影.2024-01-03
驴皮记.豆瓣读书.2024-01-03
驴皮记.豆瓣读书.2024-01-03
驴皮记.豆瓣读书.2024-01-05
驴皮记.豆瓣读书.2024-01-03
驴皮记.三民网路书店.2024-01-03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出版历史
内容情节
角色介绍
作品鉴赏
作品影响
书籍(中文译本)
电影
作者简介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