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班是山陕梆子班社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
清代时期。最初由洛川艺人东盖红、王进友领班,后来经历了多次领班人的更替。
共和班的历史始于清朝,当时由洛川艺人东盖红、王进友担任领班。清末时期,班社中有许多的演员,包括演唱山西绛州调的须生表师(佚名)、荞麦穗,以及大净杨师(佚名),正旦李明明,小旦苏红娃,老旦李师(佚名)等。到了民国四年(1915年),班社的领班人变更为唐炳章及其师弟朱林逢。在这两位新领班的带领下,班社开始采用
大荔县腔调演出,取代了之前的绛州调。这一转变使得班社的声誉逐渐提升。然而,在民国八年后,朱林逢和张
海娃离开了共和班,加入了白水靖国军王成的班子。尽管如此,共和班仍然继续以同州腔调表演多年。
共和班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对不同地方戏曲风格的融合上。在唐炳章的带领下,班社将原本的绛州调转变为同州腔,这种变化不仅丰富了班社的演出形式,也为其赢得了更多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