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蕉城区虎贝乡梅鹤村西水尾。又称花桥、登龙桥。始建于宋代,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四十三年(1778)重修。一墩两孔,石拱
廊屋桥,东西走向。长36米,桥面宽3.5米,廊屋9开间,用柱48根,高5米,抬梁、穿斗式混合构架,双坡顶,中间为歇山顶,保存完好。2003年12月12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
福建省古田县鹤塘镇西洋村是座有名的廊屋桥。它是解放前连接古田城关经大东通往
宁德市等地段驿道的重要桥梁之一。它始建于
南宋德元年(公元1275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该桥是一座4墩5孔廊屋桥,两头为石构
桥墩,呈船形,前尖后方。廊屋为抬梁式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共17间,桥长54.1米,桥面宽3.8米。每孔以口径40至50厘米,长约11米的杂木巨材七八根横跨搁在砥柱的枕木上,经数百年完好不朽。
古桥横跨于西洋溪上,如长虹卧波、
青龙欲飞,堪称奇迹。沉字桥昔为交通要道,今为游憩佳处,是
古田县一处名胜古迹。
相传
五代十国的时候,在杉洋乡通往白溪、溪门交叉的溪岭下有一户姓谢的人家。有一天,从
宁德市霍童镇来了一个算命先生,刚到白溪岭头就隐约听到一阵阵小孩的读书声。他顺着声音寻去,到了一户人家的草屋前,遇见一位老婆婆,就问: “婆婆,你家里有人在读书?”老婆婆告诉他,家里只有她婆媳二人,没人读书。算命先生又问: “你媳妇有孕在身了么?”老婆婆正愁媳妇临盆,家中没钱没物,儿子外出求借还没回来,哪有心思同人家多谈,就不再搭理,做事去了。先生叹了口气走开了。
这孩子刚到三岁,父母就劳累去世了。他和奶奶共度时日,从小就会帮助奶奶做事。他人小,记性却特好,就是在路边拔草听到大人们讲什么,也能一五一十地说给奶奶听。乡亲们喜欢他聪明伶俐,就送他好多书和文房四宝,送他上村学读书,这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许多诗书。
孩子十岁的那年春天,有几个行客和猎人在他家草屋避雨。吃过晚饭,雨停了,满天星光闪闪,一轮
新月慢慢升起。人们齐说夜色之美,那孩子听了一时兴起,口占一绝: “初出如钩未上弦,黯然寄在碧云前。时人莫道娥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
众人听了都说好,从此乡亲们就叫他“谢神童”。 “谢神童”的名声越传越广。不想,那首咏月的诗传到了
福州市,
王审知听了大怒,说那是首反诗,马上派兵赶到杉洋,烧了神童的草屋,并把他押往福州。
神童被官兵押解路过西洋村,走上新建的大桥,一时兴起,向正在桥上做工的木匠借来墨斗和笔,就在刚建好的桥亭栋梁上题字: “中国有至仁,书同文,车同轨;圣人必得寿,月重轮,星重晖。”官兵命木匠将它刨去,不料字迹屡刨不灭、越刨越明——字迹竟沉入到梁木里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