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片纹
开片纹
开片纹是一种瓷器上的特殊装饰,它最初是由瓷器在冷却过程中因胎与釉收缩系数不一致而导致的缺陷。然而,人们发现这种自然形成的纹理具有独特的美感,因此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
形成原理
开片纹的产生是由于釉面内部含有的高硅量以及胎釉膨胀系数的不同,导致瓷器在出窑后冷却的过程中发生开裂现象。这些开裂虽然看起来像是破损,但实际上触摸上去并没有痕迹,这一特性不仅没有影响瓷器的质量,反而增添了艺术美感。
特征
开片纹的特点是在釉面上呈现出类似北方冬季冰面形成的不规则裂纹。这种裂纹被称为“开甲”,常见于钧瓷上,包括冰裂纹、百圾碎、珍珠纹、袈裟片、蜘蛛网纹等多种形式。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瓷也都有开片现象,其中汝瓷的开片纹有蟹瓜纹、鱼子纹等,而官、哥二瓷的开片纹则包含大小不同的纹片,以及颜色淡黄的“金丝”和深褐色的“铁线”。
装饰工艺
为了增强开片纹的效果,有一种传统的装饰工艺是将器物出窑后涂上草木灰,让灰土渗入裂纹中,呈现黑色。随后产生的细小裂纹则呈黄褐色,形成了所谓的“金丝铁线”效果。这种工艺使得开片纹更加明显且富有层次感。
典型作品
《贯耳炉》是一件典型的带有开片纹的瓷器,据传由宋代哥窑烧制。这件作品采用了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并结合了通体龟裂的开片纹,既庄重稳重又不失变化的灵动。目前,《贯耳炉》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化价值
开片纹不仅是钧瓷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中原地区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曾对钧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拥有夕阳般的壮丽和日出般的光芒,能够瞬间提升周围环境的氛围。1914年,“卢钧”在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商品赛会上展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目录
概述
形成原理
特征
装饰工艺
典型作品
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