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帮助输送富含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血液到身体的各部位。当下肢动脉阻塞后,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或
氧气,这时称其为周围动脉疾病(PAD)。 PAD常引起行走时的不适或疼痛,可发生在下肢的各个部位。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吸烟和
糖尿病大大增加危险性。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动脉疾病,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而使血管壁变得僵硬。斑块主要由胆固醇、钙和纤维组织构成。动脉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血流减少,下肢就缺少足够的氧维持正常代谢。可不表现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出现类似
心血管疾病的表现,但需治疗,易诱发心脏病及
脑卒中。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外周动脉疾病。年龄增大,发生动脉疾病的危险性也在增长。年龄超过50岁和男性更容易罹患。其他的因素包括:吸烟、
糖尿病、
高血压、高胆固醇和
三酸甘油脂、高半
光氨酸血症、超理想体重的30%。
临床表现
起先无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的酸胀、乏力或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当上坡或上楼梯时,间跛症状往往会加重而更快的出现,但仅有50%的患者严重到出现间跛的症状。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即使休息状态下下肢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氧供应时就会出现严重的肢端缺血。脚或者脚趾就会发生持续性的疼痛,不仅只在走路时才发生了。在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中,有时会出现肢端溃疡,如果不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这些溃疡会变干变黑,最后坏死,这被称作坏。
辅助检查
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比较手臂与下肢血压的检查检测血胆固醇或其他提示动脉疾病的指标
多普勒超声使用高频的超声波来实时描记血流和探测血管内阻塞及异常结构
磁共振血管造影采用
磁场和无线电波来显示动脉内阻塞情况
血管造影提供下肢动脉清晰的影像学资料,它需要注射造影剂来达到增强对比的效果。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往往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医生会针对目前加重动脉疾病发展以及其并发症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调脂和降压的药物。有些患者可能还会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来减少血液在狭窄动脉中形成血栓的危险性。如果没有
心力衰竭等无法耐受某些治疗的疾病基础,还需要某些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它可以增加步行距离及改善肢体的确血症状,如发冷、麻木、疼痛等。步行锻炼有规律的做运动及步行锻炼,如每星期至少连续步行30分钟3次,这有助于改善症状。
旁路手术(搭桥手术)旁路手术,俗称的动脉搭桥,即绕过病变狭窄的动脉段,使用一条新的道路连接其两端正常的血管。为了建造这条新的道路,需要使用患者本人的一条血管或使用人工血管。下肢组织可通过新的血流来获得氧供几营养。
内膜剥脱术 内膜剥脱是指通过外科手段将附着于血管壁上的脂质斑块切除。进行此项手术时需要在患者的一条下肢上进行穿刺然后切除动脉管壁上的斑块,之后留出一个重新通畅的官腔来输送血流。
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它不同与传统的手术方式,拥有较小的创伤及较快的术后恢复。进行腔内血管成形,需要将一条细长而有弹性的导丝从患者的手臂或大腿处穿入动脉腔内。随动脉行进至病变狭窄处,由导丝上的一个特制的球囊进行多次扩张,挤压周围的斑块,达到管壁被动扩张的目的。有些情况下,还需要植入一个带膜的金属支架来维持管腔的开放,此支架将永久性植入。手术完成后,血流就在其中畅通无阻了。
截肢术在某些极端的病例中,尤其是伴有肢端坏疽的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手术。这是保留至最后使用的手术方式,只有当肢端血供破坏严重且无法通过以上各种方法改善后才会考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