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侨(公元前724年~?),被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又名文实。晋武公之子,晋献公之弟。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在位),元年庚午(前651年),被任命为中大夫。五年甲戌(前647年),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配于氏,生三子,逊、近、述。
杨伯侨,又名文实,定悼公子,一说晋武公子,献公之弟。周襄王(姬郑)五年(公元前647年),王念其先人功勋,敕封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敕命杨侯太祖,承继乃祖
爵位,谥贤敬。伯侨长子名文,又名逊,袭侯爵。文生子名突,官拜
羊舌突,食邑于羊舌,故又称羊舌突,辖
铜鞮、杨氏、
平阳县三邑。其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天下“杨氏”始祖杨伯桥。
晋悼公时,
羊舌肸以知识渊博,被任命为太子彪之傅,太子彪即位,是为
晋平公,叔向以上大夫为太傅。此后,一直活跃在晋国政坛及各诸侯国之间,是春秋时期颇有见识并受到尊敬的政治家,叔向子名伯石,字食我,号曰
羊舌食我,任晋国上卿,因得罪晋贵族而遭迫害,子孙隐居华山仙谷避难,后居
华阴市。
卒谥贤敬。配于氏,生三子,逊、近(字子恭,为邑宰驻守
洪洞县杨国)、述(字子宪,晋国
令尹)。
有些史籍和杨氏族谱是以伯侨为始祖记载杨氏世系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
羊舌突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
铜鞮,二曰杨氏,三曰
尧都区。突生职,职五子:赤、肸、、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大夫,生子容。肸字
羊舌肸,亦曰叔誉。鲋字
羊舌鲋。虎字叔,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
杨氏县是也。”
有史料说,杨氏得姓为杨伯侨。
周代初年,
姬发去世,年幼的
姬诵继位,因有“桐叶封王”之金口玉言,其弟唐
唐叔虞被分封在唐。唐叔虞之子后来做了晋侯,又传了十代,至
晋武公,武公之长子诡诸继位为
晋献公,次子伯侨则被分封于杨,称杨侯。这样,杨伯侨就成为
杨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