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命之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尽心下》中的一段论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
孟子通过人的感官享受的不能实现和仁义天道的应该实现而将社会性的仁义天道规定为人的大性,于是,感官享受的能否实现就成了外在于人的命运,而社会性的仁义道德就成了内在于人的本性。这是性与命的置换,也是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角色的置换。应该说,这一买换有着巨大的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也为人设定了存在的价值依据。这一置换对中国哲学的人性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政治
意识形态也有着直接而深远的意义。
然而,任何理论在使用过程中都必然会同时将自身的负面因素发挥出来,
孟子的性善论在现实中往往还发挥着压制人的个性与合理的欲望的作用,起码是被当作借口。(
庄子》在论述
性命问题时,主要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体,以外在的事功命运为用,将人的自然本性规定为自然而然。如《
庄子》说:-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庄子·外篇·达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德充符》)“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
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自三代以下者,匈匈马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在宥》)“吾所谓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