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代表七十年代台灣史研究水準的書。作者
方豪教授以其多種語文的能力、豐富的教學經驗,及多年心研究的結果,企圖為一般知識份子寫出一部翔實而可信的台灣史綱。可惜的是,方教授因病,明鄭時期以後的部分遂未能完稿。
方教授於1980年逝世,其門生發現這部遺稿,並予珍藏;因鑒於目前台灣史研究雖蓬勃發展,但對明鄭時期以前的研究能未能多所突破,故這部遺稿仍有出版的價值,遂交由學生書局出版。
本書共十一章,始自台灣的史前時代,終於荷西時期,其特色有三:一、就資料而言,作者利用到目前為止沒有人使用過的外文史料,及過去國人的相關著作,對荷、西時期的傳教事業有詳密的述。二、作者是中外關係史、宋史的權威,因此對台灣、澎湖在中國航海的針路上所扮演的角色,有突破性的見解;而對宋代澎湖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也能引證豐富的史料,詳加說明。三、作者寫史的態度十分客觀,在經綿密的考證後,才下定論:而尚未考證周延者,亦引述、介紹,但仍予存疑。總之,這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
方教授係天主教司鐸,以其豐富的學術著作及多國語文能力,於民國三十年起受聘於浙江大學(時遷貴州遵義)史地系任教,後續任復旦、
津沽大学、輔仁大學教授。民國三十八年抵台,任教於台大與政大歷史系所;並曾擔任政大文理學院院長之職。方教授學識淵博,而以中西交通史,宋史和台灣史為其專精之學,著述甚多。他很早便開始台灣史的研究,而成為台灣史研究的先驅之一;他之所以從事此一研究,與其說是他做為歷史學家的敏感,毋寧說是他出自於對這塊土地的關懷。方教授以他在上述學問領域中的非凡成就,更於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