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清
中国地震局副研究员
赵树清,1944年出生,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试验设备研制工作。他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高压气体发生器方面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赵树清于1963年至196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本科教育。之后,他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构造物理专业深造,获得硕士学位,时间为1980年至1983年。
工作经历
1968年至1979年间,赵树清在黑龙江省担任过中学教师、职员和技术员等工作,并参与了教材编审工作。1981年至1983年,他在国家地震局地质所建立了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并成功地进行了岩石在变形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的频谱分析工作。这一成果使他作为首席代表获得了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4年至1986年,赵树清主持建立了国内首套气体介质高温高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并解决了气体超高压密封技术的一系列难题。1987年至1990年,他负责了一家研究所创办的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的管理工作。1991年至1992年,他参与了中国"核城"某工厂等地质环境评价的野外工作,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野外数据分析方法。
1993年至1994年,赵树清参与了声发射时间序列基本特征的研究工作,主要负责仪器设备与数据分析。1994年至1995年,他开展了数字地图相关工作并开发了一个地图投影变换软件。1996年至1998年,他主持了带孔隙水压的液体介质高温高压三轴试验系统的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多项参数的综合控制试验条件。
1997年至1998年,赵树清参与了计算机控制的高温高压三轴蠕变试验系统的改造工作。1998年至2000年,他主持完成了"孔隙水压在完整岩石标本变形与破坏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项目"。1999年至2000年,他还为一家公司设计了"生化环境的多点集合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动力设备的综合控制功能。
1998年至2001年,赵树清参与了"500Mpa气体介质高温高压三轴试验系统"的研制工作,其中他负责的是高压气体发生器的相关工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