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施温格(Julian Schwinger,1918年2月12日-1994年7月16日),犹太裔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1965年与
理查德·费曼、
朝永振一郎共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施温格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对现代
量子场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8年2月12日生于
纽约州纽约曼哈顿的一个美籍犹太人家庭。他有个哥哥Harold比他大十岁,从小施温格就很崇拜他哥哥。他们的父亲本杰明·施温格是一名服装制造商,曾从
波兰移民至美国。施温格在纽约市的汤森德·哈里斯
高中就读,并在纽约市立大学的图书馆里阅读了
保罗·狄拉克等人的物理评论论文。1934年秋季,施温格进入纽约市立大学攻读本科学位,并在1936年获得
学士。1935年9月,Schwinger转学到
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了他在哥伦比亚的生涯。1936年毕业。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然后他去
加利福尼亚大学,在
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941年—1943年,
普渡大学任职。1943年—1945年,
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任职。1945年他来到
哈佛大学。1947年晋升为正教授。他是在二十多岁时就能在这所著名大学得到这一地位的少数学者之一。
施温格对现代
量子场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变分方法和量子场的
运动方程。他发展了第一个电弱模型,以及在1+1维度中的束缚的第一个例子。他还负责多重中微子理论、施温格项和
自旋3/2场的理论。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处理电子与
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量子场论成功地描述了原子内光的辐射和吸收、
钱德拉塞卡拉·拉曼效应、康普顿效应、
光电效应以及正负电子对的产生,但是,这种场论存在“发散”困难,即在许多计算中都会得到无穷大这一荒谬的结果。
朝永振一郎和施温格分别提出,要消除“发散”困难,就应该考虑电子的质量会因电子和场的相互作用而改变,必须进行“重整化”。“重整化”方法能够很好地解释兰姆位移和电子的反常磁矩。施温格的理论研究工作建立了量子电动力学的体系。因此,他与
理查德·费曼和朝永振一朗(他们独立地作了类似的研究工作)分享了1965年诺贝物理学奖。
朱利安·施温格二战时在
麻省理工学院的雷达实验室,喜欢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他每天晚上七点半起床,第一顿饭是晚饭,吃完晚饭跟别人讨论工作,讨论到半夜,别人睡觉去了,他就开始自己干活了。乌伦贝克让他给个seminar,都得把时间定在下午四点半,施温格得特意早起才能赶得上,而且还困的不行不行的。他这个习惯似乎很早就养成了。他16岁的时候写了自己的第一篇物理的学术论文,好像是关于电子moller作用的,然后当时的拉比慧眼识英才,把他从
纽约的city college弄到了
哥伦比亚。施温格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就把博士论文写好了,可是毕不了业。为啥呢,因为学校规定他必须得去上数学课,但是数学课是上午的,他根本不想起来。
乌伦贝克当时开一门统计力学课,然后想直接给他个A算了,拉比说你这样不行,你给他出个考试吧,最难的那种,乌伦贝克就这么做了,施温格也很轻松的就过了。施温格一开始没去哥伦比亚是有原因的,当时
美国的大多数大学都是新教控制的,犹太人根本进不去。施温格60年代后期对场论的现状很不满意,自己发明了一套source theory,结果没人买账,尤其是他
哈佛大学的那些同事,于是他一怒之下远走UCLA,在那里一直工作到死。施温格对冷核聚变很感兴趣,一口气写了七八篇文章,投给APS的刊物,结果都被拒了。他认为这是APS对学术自由的扼杀,一怒之下退出了APS。施温格几乎做什么事情都用自己的一套,他对
理查德·费曼发明的
费曼图很不满,认为容易让人忽视场的概念,所以在他的grp里他不让人用费曼图,虽然后来有人发现他自己偷偷用。
施温格做物理的方式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完美的数学技巧,清晰的逻辑,看他的文章,虽然是一种享受,但同时也是一种打击,因为你知道自己很难写出同样完美流畅的文章。他的文章的典型代表是40-50年代的关于QED的一系列paper,基本上奠定了现代
约瑟夫·拉格朗日场论的基础。
罗伯特·奥本海默有一次评论说,别人做报告是为了教他人如何计算一个东西,施温格则是在证明除了他自己之外没人会。
2018年2月12日,施温格百年诞辰之际,
哈佛大学在杰佛逊实验室(Jefferson Laboratory)为其举行了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