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
冯时,男,1958年10月生于北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与天文考古学,旁治商周考古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语文学、民族古文字学、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约300篇。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天文考古学》《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尚朴堂文存》等,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冯时在天文考古方面将中国天文考古学有确证可考的历史自过去的公元前1000年提前至公元前4500年。代表作《中国天文考古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人物经历
1958年10月,冯时出生于北京。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2009年,遴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生导师。
2014年12月,获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
2016年,获聘为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2018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11月,出席“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冯时主要学术贡献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天文考古学研究。自1990年以来,冯时利用考古资料探讨上古天文学与宇宙观,于诸多问题颠覆了以往的旧有认识,为传统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开启了新的风气;以考古资料、古文字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阐释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天文学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建构了客观审视古代社会的知识背景和认识基础,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开辟了新途径;综合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文献学资料,从天文考古学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诸核心内涵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基础,阐释传统时空观与时空关系,传统政治观的时代特色,原始宗教观的基本内涵,礼仪制度的发展演变,古典哲学的思辨基础,以及古代天文学对古代科学的促进,多发前人所未发,为考古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上古宇宙观的探索提供了思路。
二、商周年代学研究。冯时利用甲骨文、金文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商周天文历法的若干问题,为重建商周年代和历史奠定了基础。
三、古文字学研究。冯时涉猎先秦古文字的各个领域,并于古文字考释工作的同时,更注意利用新石器时代文字、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和战国文字资料解决先秦古史问题,涉及中国古代文明与文字的起源,商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思想史和科技史等诸多问题的探索,尤重古代制度史的建设。系统地论述了中原地区文字的发展历史,古文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释读古文字并考证史料,提出诸多见解;有关文明起源与文字起源的研究,利用古彝文解读了新石器时代的古老文字,分析了早期文字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问题,破除了文字起源研究长期固守的汉字一统的传统观念,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建立了新的研判标准和研释方法;通过将出土文献、商朝甲骨文、金文及考古资料相互印证,根据相当于夏朝早期的出土文字资料证明了夏王朝存在的事实,使夏文字及夏王朝得到了证认,并绳正三代京邑的制度史问题;有关古代思想史及先秦文献的研究,根据对出土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分析,对易学思想及儒道哲学的本源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方法和观念都具有开创性;有关古代制度史的研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
截至2021年4月,冯时已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主要专著作有《金文文献集成》《中国天文考古学》《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古文字与古史新论》等。
冯时已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人才培养
冯时编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中国古文字学概论》。
冯时在上海金城学院开出了“中原地区古代天文与人文”课程,另开设了“历史语文学”课程。
2019年6月,冯时指导的博士生张程昊的博士学位论文“西周金文地理研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一等奖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冯时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评)
“冯时不仅学识渊博,成就斐然,而且待人温和儒雅,平易近人。”(中国郑州大学文学院教师张程昊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2024-03-2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