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曙是文字改革活动家、语言学家。原名倪伟良,笔名王大生、魏琼、道生、基达、文之初、水母、保六、翔云、李大山、夏之时等,
上海市人。1935年入
震旦大学读医科,后因抗战爆发而辍学。1939年入
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
上海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任上海新文字研究会理事,芜湖内思中学、上海震旦大学附中教师,上海苏商时代日报社、时代出版社编辑,复旦大学副教授,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新文字》周刊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研究室主任、副总编辑,《文化学习》、《语文知识》主编,通俗读物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主任,
文字改革出版社总编辑。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常务理事。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中国拼音文字概论》、《新文字教师手册》,通俗读物《美国西洋镜》、《铁马记》、《
长安集》、《
杂格咙咚集》、《楼台会》等。
任上海新文字研究会常务理事、《
时代日报》和时代出版社编辑、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工农读物编辑室主任、《文化学习》半月刊主编、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
文字改革出版社副总编辑、文改会编辑室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学术顾问、《
汉语大字典》和《
汉语大词典》顾问等。
他几十年始终致力于文字改革工作,为汉字的改革、文字改革史的研究及语文现代化的事业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
中原地区罗马化新文字运动的杰出代表。抗战初期,他积极参加拉丁化新文字扫盲实验,先后出版了《新文字教师手册》(上海新文字书店,1938年)、《反对拉丁化的十种“理由”》(
上海文化出版社,1941年)、《快字新编》(上海快字社,1941年)、《中国拼音文字概论》(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
中国语文的新生》(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知识分子用的)北方话新文字课本》(上海
开明书店,1950年)、《中国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写法》(东方书店,1954年)等多种著作,积极进行文字改革的宣传、推广与动员。其中,《中国拼音文字概论》一书在1949年再版时更名为《拉丁化新文字概论》。该书共分12个部分,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学习和研究
中原地区拼音文字的重要入门书,也是研究中国
罗马化理论和运动的发展的一本不可或缺的
参考书。
他编辑了一套《拼音文字史料丛书》(共近30 种),自己著有《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清末文字改革文集》(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中国拉丁化运动简表》(中国拉丁化书店,1941年)、《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上海
知识出版社,1987年)等多部论著。其中,《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一书,是继
罗常培的《国音字母演进史》、
黎锦熙的《
国语运动史纲》和
陈望道的《中国拼音文字的演进》之后较为全面地叙述我国拼音文字运动历史的专著。该书是作者没有出版的《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一书的节缩本。全书共分6个部分,详细地分析说明了
罗马化新文字运动的诞生与发展情况。资料丰富,叙述全面,行文又简明扼要,其中不乏自己的真知灼见。1975年,
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1980年,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他的杂文集子《杂格咙咚》。他非常重视语文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作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奠基人和引路人,他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这项实验活动,同时他还撰写了《中国文字的故事》(1955年)、《汉字的来历》(1962年)、《汉语拼音的故事》(1958年)等著作。这些著作的共同之处就是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风味独特,深受读者的普遍欢迎。1983年4月20日在上海发表了《建立全国性的精神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文,对推动新时期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他还主编了《现代化知识文库》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