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物理
震源物理
震源物理是一门研究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相关物理现象的学科。在地震学中,“震源”指的是地震在地下发源的地方。而在震源物理中,震源不仅包括地震的实际起始点,还包括与其相关的空间区域。所有地震前兆均源于震源区及周围岩石物理状态的变化,因此,深入了解地震形成的物理过程对于地震预测至关重要。
历史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的研究受到了显著的影响。一方面,一系列重大地震发生在人口密集和工业集中的地区,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国际地幔计划的完成、板块大地构造学说的提出以及测震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了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震源物理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领域:震源的运动学研究、动力学研究和物理学研究,即地震模式的研究。1923年,中野广首次发现了地面初动的象限分布。1938年,P. Byerly提出了震源断层面解法。此后,震源的运动学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苏联学者提出了震源位错理论,这一理论后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分析震源断裂面上各点位错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地震期间地球介质的运动情况,进而解释观测到的地震记录。反之,也可以利用远场或近场的地震记录来了解地震时震源处的运动情况。然而,震源运动学研究通常使用少量参数来描述断层的运动,有时会导致一些不符合物理规律的结论。例如,如果假设位错在断层面上均匀分布,则在断层边缘可能会产生无穷大的应力,这是不合理的。为了更好地理解震源处发生的物理过程,有必要采用固体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岩石破坏的起源、发展和结束问题。这就是震源动力学研究的任务。通过动力学研究,可以确定可能的断裂运动,使其既与观测数据相一致,又能在断层面上提供合理的应力分布。尽管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但它已经引起了地震学家的关注。震源的运动学研究和动力学研究是从力学角度探讨震源,因此也被称为震源力学或断层力学。这两种研究主要关注地震发生时的情况,而对于地震发生前的过程则讨论较少。震源物理学则以此为中心课题展开研究。
地震模式
60年代中期,震源物理学的一些理论研究在地震学和断裂力学基础上有所发展。由于需要深入理解地震孕育过程的物理机制,地震学家加强了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重点关注岩石中微裂纹和宏观裂纹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其发展的岩石物理特性变化。同时,他们还进行了震前多种地球物理场(如重力、电磁等)的野外观测。总体目标是通过理论、实验和观测研究,探索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当前,震源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通过构建地震模式进行。具体而言,从特定的理论出发,提出一种地震发生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可能出现的不同前兆及其相互关系。随后,通过对实际数据的验证来完善该模型。下面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模式:苏联的断层失稳模式和美国的膨胀-扩散模式。① 断层失稳模式天然岩石中含有尺寸较小的微裂纹,它们均匀分布在岩石内部(图1中阶段I)。随着构造应力的增加,原有的微裂纹会扩张,新的微裂纹也会出现,裂纹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岩石断裂过程加速,导致岩石平均变形速率加快(图1中阶段II)。当微裂纹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就会发生裂纹的合并与不稳定扩展,断裂集中在一条或多条断裂带上,直到宏观大断裂最终形成,也就是地震的发生。在此之前,除了少数断裂带外,其他区域的应力会降低,因此整个岩石平均变形速率在接近地震前会下降(图1中阶段III)。图2展示了该模式预测的各种前兆物理量在地震过程中的变化。② 膨胀-扩散模式对于地壳中常见的结晶岩石,如花岗岩、辉绿岩、石英岩等,当其所受差应力达到强度的一半时,岩石体积会出现非弹性增长,即岩石的体积膨胀现象。膨胀是由岩石内部微裂纹的扩张和不断增加引起的。随着差应力的增加,膨胀也随之增加。在干燥岩石中,由于岩石的膨胀,岩石的各种物理性质会随着差应力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地壳的许多地方,存在孔隙流体。震源区岩石的膨胀意味着孔隙空间的扩大,孔隙压力随之减少,作用在岩石上的有效强度增加,因此此时不会发生地震。但是,当震源区外部的流体流入震源区后,孔隙压力增加,岩石的有效强度降低,于是地震就发生了。根据膨胀-扩散模式,地震之前的各类前兆现象在地震过程中的预期变化如图3所示。比较图2和图3,这两种模式在地表所产生的前兆现象并不相同,即它们所导致的各种前兆的综合图像有所不同。这两个模式曾经因其取得的部分成功而受到地震学家的高度关注,但后来的观察显示,这些成功的程度被夸大了。迄今为止,尚未得出正确的地震(前兆)模式,也没有将震源的运动学、动力学和物理学研究整合在一起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当代震源物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
地震学chap1.ppt.淘豆网.2024-11-25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2024-11-25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地震模式
参考资料